等夏天来时,一定要去这里,让生活过成一次

中科白癜风医院善行天下 http://m.39.net/pf/a_6359009.html

▽▽▽

一般提前蒲江,总少不了明月村的身影。

就是那个你经常看到的网图:一个木架上挂着蓝白相间的扎染布条,风中飘飘浮浮,便出自明月村。

从成都出发约1个多小时,进入明月村,城市的尘土飞扬很快被乡间的满眼翠竹所取代。

目之所及,大片茶园和生态竹子在视野里铺开,夏日里雨后新润的地方有茶树、竹子的清香,蝉鸣与鸟叫此起彼伏,这是闹市区没有的味道。

它不是古镇也不是景区,具有设计感建筑也只有深入了解之后,才能一窥它的诗意。

零星散布在田埂上的院子,看不出与别的村落有何不同,配合着周边的绿意,诗意是有的,但是少。

就是这样的地方,吸引了艺术家、文艺青年扎堆,被称为“文化人”的“世外”理想之地。

诗人来到这找灵感,画家来寻安宁,陶艺家来思考人生,明月村究竟有什么样的魔力,得到如此偏爱?

要我说,是因为这里是城西最有“人味儿”的地方。

01/明月村里,文青多

从年开始,明月村陆续来了许多文化者、艺术家,在这里人们把生活过成了诗。

夏日的天气晴好的夜,聚居在此的艺术家们平时还会呼朋好友,以茶和美食之名在此欢聚,在自己的小院子里搭起餐桌,摆好碗筷,等待日暮的降临。

这群来自五湖四海的艺术家他们是明月村一群特别的“新村民”:

制陶大师李敏,将多年前的古窑,修缮改造后,赋予一个新的名字叫明月窑。

紧接着,陶艺师廖天浪在村子里租下一间农房,把自己的火烧窑工作室在这里安了家。

制胚、上釉、彩绘、烧制等完整的陶艺设备,常年向村民免费开放。

画家寒山,因喜爱明月村的松树和明月而留下。

每日清晨,他背着背篓在村里四处游走,认识脚下的土地和身边的村民,然后回屋画画、研究草木染。

空闲的时候,他便教村里的小朋友画画。村民都很喜欢他,常把自家的鸡蛋、蔬菜、香肠给他送去。

原四川卫视主播、服装设计师、作家宁远,租下农民院落改造后成为“远远的阳光房”草木染工作室。

村民也可以在这学习、工作、创业···

水立方总设计师赵晓钧应友人陈瑶之邀来明月村的。乡间漫步途中,他们遇到一位60多岁的老村民,跟着他们走了很长一段路,就为从田里摘两棵青菜送给他们。

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李清、诗人阿野···其实这只是一部分,还有许多这样的人,将“家”搬到明月村,在这里和喜欢的人做喜欢事,真真切切地享受着诗意生活。

与喧闹的城市近在咫尺,却又像与世隔绝。

正是这样的奇妙体验,让这个小村落持续吸引着一批又一批慕名者前来。

而新老村民的遇见相处,是一种奇妙的磁场反应。善意融洽,构成了明月村理想生活地最重要的元素之一。

02/偷浮光山色,睡一次极致乡野

阳光草庐,孩子和小狗玩耍。院子里有青菜,杯中有暖茶,朋友前来,对酒当歌,关于民宿生活的想象,我们总是不缺乏的。

呆住

明月、想见、画月、张冲的院子···这里的民宿没有破坏原有的农田格局,将农业与民宿结合起来,保留了原生态的自然景观。

在悠悠的田园之间,与竹林旷野相对,泳池、餐吧、茶室、咖啡屋等多样休闲空间,即便在乡下,一样可以时髦又精致。

有水、有竹、有稻田,清雅而平实,绝对是新新人类热爱的创新社交乌托邦。

住在明月村,再次刷新我对乡野田园的认识。

与喧嚣都市保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在郊外自在悠然,便是明月村之美。

突然发现,爱上明月村不需要理由,来了,便不想离开~

-End-

图片来源:图虫/明月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133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