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学渣逆袭成学霸的故事,可能是一碗毒鸡
11
A的逆袭之路小学的A,贪玩成性,不知学习为何物,考试成绩自然垫底。到了六年级,在父母的逼迫下,开始发奋努力,努力了大半年,竟然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初中(我们那时候初中也需要考试)。
上了初中后,A依然没有“敬畏之心”,认真了两个月,又重蹈小学六年级之前的覆辙,上课走神,下课疯玩。初一初二的成绩持续下滑。
他的家人甚至也认为A天生聪明,并没有太过着急,放任其到初三。
但他自持有小学六年级的“经验”,坚信只要自己到初三再努力,中考定能考个不错的高中。
可惜事与愿违,初中的学业和小学的不同,如果说小学的知识通过短期努力还可以逆袭的话,那么初中想要逆袭,可就太难了。
那些眼花缭乱的数学公式,并不像小学的公式,记住了解题就能直接应用,初一初二的知识没学会,初三的课都听不懂了。
尽管A到初三也拿出了当年六年级时的“拼搏精神”,但他发现自己奋力追赶别人,再也没有像六年级那样顺风顺水。
按照A的话说,到初三突击更难的不是课程不是知识,而是自信心。
六年级突击一天就有效果,初三突击一个月都收效甚微。随着自信心被不断打击,到最后,连追的信念都坍塌了。
结局并不意外,A没能考上高中。
A正是被自己曾经的“逆袭”成功给害了。同时,他的家人太过强调“聪明”,而忽视了努力的重要性,导致他没有踏踏实实一点一滴的积累。
在每一年的中考中,都会有一部分学生,能够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刷新同学们的眼球,他们平时成绩表现平平,却能成为中考中的黑马,赢得脱颖而出的机会。
但同学们不要以为,这些黑马,全是依靠运气赢得这场考试的,一部分学生之所以能逆袭中考,恰恰是因为功夫在平时。
“逆袭”的人,都是厚积薄发。
2
所有的逆袭都需要铺垫我们身边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例子:平时名不见经传,到初三或者高三却开始崭露头角,最终中考或者高考成绩名列前茅。
有人会说,这不是逆袭吗?
我肯定的告诉你,这不是逆袭,这只是水到渠成而已!
你可以仔细观察这些同学,他们在初一初二,或者高一高二,即便成绩不靠前,但绝不会太靠后。
他们平日虽然不见的都是埋头苦学,却也没有放任玩乐。平时该掌握的都掌握了,该学会的都学会了。
他们或者掌握了知识和方法,只是平时缺少练习,没有加最后一把劲而已;他们或者天资聪明,平时学习点到即止,只缺最后的融会贯通而已。
总之,他们逆袭是真,却非学渣逆袭成学霸,他们本身就具备学霸的潜质。
所有的黑马都不是在某一天突然逆袭的,在他们闪耀光芒的时刻之前都已经经历过了韬光养晦的黑暗岁月。
如果你初一和初二都吊儿郎当的,没有积累知识的话,那初三也基本是没希望了。
当然现实生活中也确实有通过无休无眠的恶补知识补回来,然后成功逆袭的例子,不过实在是太少太少了,而且过程异常的艰辛,非常人可以承受和做到。
所有的“逆袭”都需要铺垫!
3
人们都喜欢听逆袭的故事但是人们为什么都喜欢听逆袭的故事呢?这主要归结于芸芸众生中,平凡普通的人居多。相比于那些顶着光环的人来说,“逆袭”者逆袭前的身份、地位和境遇,与我们这些普通人大抵相同,从这些“逆袭”故事中,我们很容易获得熟悉的感觉和心理的满足,更容易引发共鸣,进一步燃起奔向新生活的希望和努力争取成功人生的斗志。
而对于家长和孩子来说,“学霸逆袭”的故事,无非给痛苦的学习生活打上一针强行鸡血,让我们对未来充满希望,充满斗志:即使当下成绩不够好,但未来还是有机会翻盘的。
但现实往往很残酷,我们看到的许多“逆袭”故事被过度包装了。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娃打小成绩就一直不好,老师叫家长总是说他的成绩有问题,真的不行,他母亲每次开完家长会都不给孩子说老师说的话,反而老是说,老师表扬你了,你在进步之类……一直到高三下学期,老师还说他的成绩上不了本科,结果孩子最终考上清华,母亲大哭……
从感性上,这是个皆大欢喜的故事,但从一个理性的角度来看,你觉得这故事可能吗?
如果一个以前一直都成绩很差的人在高三一年甚至不到一年的时间,逆袭好学校,你觉得对那些中学六年一直努力付出,成绩优秀,贯彻始终的人公平吗?
说实话,有的被扭曲的高考逆袭的故事,堪比毒鸡汤,它只是为了满足那些既不想付出,却想获得比别人更高成就的意淫心态。
在网上,经常能看到有人问:高三成绩垫底,一年如何上之类的问题。这种同学勇气可嘉,不但想上大学,而且还想上顶尖大学,每每看到这种问题,我都会默默的摇头。
鸡汤告诉你人生是马拉松,不要一上来就冲刺,要笑到最后。可惜鸡汤没告诉你对马拉松而言最重要的是节奏,如果你一开始都状态不在线,你能调整的过来吗?逆袭意味着你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提高完善必须多年才能养成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思维方式,这些不是多刷几道题就能解决的,更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
这就像一个工薪阶层逆袭成为大富豪,虽然不能说没有,但是现实生活中又有几个?如果读者您是普通上班族的家长,便知道这有多难?孩子的逆袭也是同样道理!逆袭意味着你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提高完善必须多年才能养成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思维方式,这些不是多刷几道题就能解决的,一般人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我们不赞同孩子有逆袭的幻想,因为这种想法特别有害!
1.它会助长一些人不劳而获的思想;
2.它让本该通过勤能补拙改变自己的人变得不切实际;
3.它扭曲了成功需要的条件,它会让努力的人觉得自己的付出不值得,从而产生自我怀疑,否定之前的努力;
那么,除了不信,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1.不相信故事的情节,但可以从中找到别人成功的真正原因。一些细节反而是我们可以学的,比如以下这些学习的方法
(1)目标具体化
相信很多小伙伴把目标定的好高骛远,天天想着该去北大还是清华呢,该去剑桥还是哈佛呢。
可是呢,学霸在学习,你正在熬夜聊八卦打游戏呢。
那如何去目标具体化呢?
①细分!细分!再细分!!
比如你的目标是期末拿到前三,你现在处于中下水平,那你就要在距离期末的每一次考试都有排名的进步,每一次排名的进步都离不开每一次认真复习,刷题。
这样又可以细分到每周做几套试卷,每一次作业测试的正确率,并且都要保持很高。
这样又可以细分到你每一天要做多少习题,要保证每天能消化掉当天所学知识的80%。
这就是目标具体化的过程。
②目标可视化
把目标记下来,放在最显眼的地方。床头,书的第一页,手机壁纸,甚至可以是厕所门。
这会让你不断提醒这个目标没有完成,从而对你形成一种很强的驱动力,不断提醒你这个目标没有完成。
③对标一个与你差距较小的学霸
其实很多人都避不开“与人比较”这个行为心态,与其不断告诉自己不要去比较,还不如坦荡的接受它。
你不得不接受这样一个现实:失败感的本质其实就是比较得来的!
你考了80分,对于50分的人来说,你属于成功,但对于分的人来说,你就属于失败。你心里会有落差感,会觉得自己非常失败!
所以,与其逃避这种心态,还不如坦然接受这种比较,利用比较去进行对标!
那该怎么对标呢?
①首先你分析自己的成绩,暗戳戳的看看班上哪个学霸与你差距小一点。②你就把他作为你的目标,看人家每天怎么安排时间,每个时间段大概都在干啥。③记下自己每一次考试与人家成绩差距多少,每一科差在哪。你需要做的就是不断去缩小这个差距。(2)充分利用高效学习方法①多科交错学习法
人的大脑是会累的,也是喜欢新鲜感的。相信你们也出现过一直背单词背走神,拿着书,嘴上虽然在读,思绪却在想中午吃什么,做题越做越烦躁。
其实这就是要换个脑子学习了。
世界公认的“番茄工作法”就把时间分为每个25分钟,在这个25分钟只专注做这一件事,做完就休息,然后再接着做另外一件事!
②费曼学习法
费曼学习法的一个终极奥义就是:输出是最好的学。
你会做了一道数学题,那就去给别人讲这个题,用你学会的方法,把别人讲懂。
在这个过程中你在不断的把这个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东西,使它变成你自己的东西,才能更好的讲解出来,这时你就已经完全掌握了。
所以当别人问你问题时,不要吝啬,也不要觉得怕被别人超过,自己的进步与否不关他人,还不如好好追赶前面的人。
③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大脑不擅长记忆,它只擅长分析处理。
那些能够背几本政治题,几本英语单词的,无一例外不是在一次又一次的重复中才倒背如流的。
他们当中99%的都是刻意或不刻意的在遵循遗忘曲线规律。
我给你们找来了复习周期:
第一个周期:5min
第二个周期:30min
第三个周期:12h
第四个周期:1天
第五个周期:2天
第六个周期:4天
第七个周期:7天
第八个周期:15天
(3)背书怎么背
背书绝对是很多人的老大难了,很多人都觉得特别难背,背到想吐,没有背书方法,永远只停留在第一个字……单词书永远停留在abandon……
其实只要掌握正确的方法,一样可以做到倒背如流,不用特别苦逼的背背背!
除了要遵循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以外,还有下面三个方法,帮助我们轻轻松松的背下来!
①框架记忆法
利用思维导图,现将整本书的大框架和小标题全部整理下来,形成自己的一个思维导图。
来不及翻书背诵的时候,就看思维导图,联想书本的内容。
只要保证自己的大框架是对的,具体内容跟书本上意思对了就行了!
比如像这样:
②费曼记忆法
拿出一张白纸,把你刚才背过的东西精炼成一句简短的话,最好是一个问句的形式,写到纸上,然后不看书,只看你自己总结的这个问题复述。
当然可以把这个讲给一个不知道这个知识点的人听,这样更有助于内化成自己的东西。
③二动法
1)手动:背的时候用笔把关键词圈出来,只背关键词即可,对于记忆模糊的知识点进行标记,下次时重点记忆。
2)脑动:背的时候一定要思考!特别是在背一些拗口的句子的时候,可以转换成自己的意思把它背出来。书上的哪些知识点可以回答一个什么样的问题,可以整合成一个意思。
答题的角度才能更全面,分才能更高!
(4)黄金记忆时间段大家肯定发现,我们学习的时候有时候效率高,有时候效率低,除了外界的因素外,其实我们的脑子也有它自己的想法。
①第一黄金时段:6~7点钟
此时我们的机体开始苏醒,体温上升,血液流动加速,免疫功能增强,此时利用这一段时间学习一些难记但是又必须记住的东西最适宜。
比如文言文,古诗,这些需要硬背下来的东西。
②第二黄金时段:8~10点钟
此时人体完全进入兴奋状态,大脑记忆功能很强,心脏的功能最好,精力旺盛,可以用来学习比较困难的,需要大量动脑的知识最适宜。
这时候早餐不要吃太多,饱就容易打瞌睡,那你这一早上的时间就白白浪费了。
③第三黄金时段:18~20点钟
利用这段时间来回顾,复习当天学过的内容,可加深印象。建议不要强求自己在这段时间背下来多少东西,复习看看就OK。
④第四黄金时段:21点钟
研究发现,这段时间直到临睡前为一天中最佳的记忆时间,具有很高的效率。还有催眠作用,一举两得!
其实毒鸡汤去掉毒,还是有可取之处的。只要我们把逆袭的精神提取出来,乐观勇敢地面对生活,鞭策自己,那么真正实现将来人生的逆袭,必定可期!·END·
陈颖语文∣专业的中学语文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5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