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二,一顿团圆饭让我明白孩子的礼仪就

每年春节家里都要组织家庭聚会,今年也不例外。

不过因为老姨家5岁的小孙女,今年大年初二的这顿团圆饭,大家却吃得颇不痛快。

刚坐下来没多久,小孙女就大声地喊着“奶奶、奶奶,什么时候上菜啊?我好饿呀”!一边叫,还一边拿筷子敲打着自己的碗碟,老姨只能小声地安慰她,表示不要着急。

没过一会服务员开始上菜,有人还在夹菜,小孙女又开始使劲地转动转盘,把自己喜欢吃的鸡翅、糖醋排骨都转到了眼前,往碗里夹了一大堆。

老姨虽然嘴上说着“孩子还小,吃饭没个样子”,但却没有拦着孙女的意思,反而还又夹了几块到孙女碗里,而小孙女也是毫不在意,对着碗里的排骨挑来挑去,居然把肥一些的又扔回了盘子里。

看到小孙女这样的动作,大家面面相觑,知道那盘排骨是吃不成了。

我们常说“餐桌礼仪最能体现一个家庭的教养”,如今家长对孩子的营养补充前所未有地重视,一门心思想让孩子吃得好一点,吃得多一点,但有时候却恰恰忽视了孩子的餐桌礼仪。

李玫瑾教授曾在一次讲座中表示“一屋不扫,难扫天下”,提醒广大家长要对孩子的餐桌礼仪重视起来。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一个孩子吃饭时表现得贪婪、自私、没有教养,长大后也会习惯性地以自我为中心,没有基本的行为礼仪,不仅会受到他人的反感,更会影响正常的人际交往。

用餐礼仪,对孩子成长至关重要

几千年前孔子就曾教导儿子道:“不学礼,无以立。”一个孩子如果不懂得礼仪,那么未来就无法在社会上立足,而用餐礼仪作为礼仪中最基本的方面,对孩子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为孩子树立规则意识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吃饭时有着各种各样的礼仪规范,比如吃饭时不能一心二用,不能大声说话,不能滥用筷子等等。

我们在为孩子培养用餐礼仪的过程中,可以使孩子明白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事情不应该做,从而进一步为孩子树立规则意识。

2.培养孩子基本的社会性

众所周知人是社会性的动物,每天都要与周围人进行最基础的社交,而餐桌更是一个基本的社交场合。

帮孩子养成好的用餐礼仪,可以培养孩子最基本的社会性,使孩子能在餐桌上做出文明、卫生的用餐习惯,开展正常的人际交往。

.使孩子明白长幼尊卑

根据我国的文化传统,不仅用餐前的座位排序要讲究长幼尊卑,用餐时晚辈也要等长辈先动筷子,所以教会孩子基本的用餐礼仪,有助于让孩子认识到长幼尊卑,明白孝敬长辈的重要性。

我们要教会孩子哪些用餐礼仪?

1.餐前准备

在用餐之前,我们可以让孩子试着帮忙做些力所能及的准备工作,比如摆放碗筷、端菜等等,其次还要让孩子明白入座顺序不能随意,待长辈入座之后再入座,这不仅是作为晚辈对长辈的尊重,也是家庭基础教养的体现。

2.用餐时

有的家长因为平时比较溺爱孩子,所以在吃饭时,习惯让孩子一味地对着喜欢的食物大快朵颐,这样的用餐习惯是非常不礼貌的。

我们应该让孩子明白,用餐时要懂得分享,不能表现得过于自私,而且还不应该用筷子在盘子里挑来挑去、站起身伸直胳膊去够桌子对面的菜,另外打喷嚏时要用纸巾捂住鼻子和嘴巴,使用碗筷要轻拿轻放,不能用筷子指向他人等等,这些都是用餐时的基本礼仪。

.用餐后

用餐完毕后,我们还要让孩子明白不能随意地评价食物,抱怨饭菜不合口味,而应该对饭菜的准备者怀抱一颗感恩之心,向对方表示感谢。

而且作为晚辈,还要尽量等所有人用餐完毕之后清理餐桌,收拾碗筷,如果吃完饭后有事要先离席的话,要主动向长辈打招呼,然后再离开餐桌。

老苗结语:

餐桌礼仪是体现孩子家庭教养的重要方式,对孩子的餐桌礼仪,我们要从小培养。

常有家长会说“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我们除了要重视孩子的知识教育外,礼仪方面更要重视起来,具备良好的礼仪规范,才能让孩子在未来走得更远。

今日话题:你有注意培养孩子的餐桌礼仪吗?

我是老苗——一名80后超级奶爸,医院里最扎眼的男性护士长,欢迎一起讨论孕育问题,也请你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835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