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一人中招全家感染柳州医生解答不
近日,不少市民体检查出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微博上还有男明星晒出幽门螺杆菌的治疗过程,该话题一度冲上热搜。那么,这种细菌是什么?消化内科专家表示,该细菌与胃炎有紧密联系,且容易“口—口”传播。
全国有40%~50%的人感染
12月初,医院体检,并进行了碳14尿素呼气试验。拿到体检报告后,她发现试验数据为,超过标准范围。黄女士咨询医生得知,该数据显示为阳性,即她感染了幽门螺杆菌。
超过参考值,结果为阳性
“我国有大约7亿人感染幽门螺杆菌,感染比例接近40%~50%。”医院消化内科博士马高峰介绍,幽门螺杆菌是存在于人体胃里的一种细菌,其感染与诸多消化道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而幽门螺杆菌非常顽固,一旦感染,如未采用正规治疗很难自愈。
马高峰表示,有70%的人感染幽门螺杆菌后没有症状,10%的人可能存在消化不良,10%~20%的人可能有消化道溃疡。其中,感染后可能会出现胃不舒服、恶心、腹胀、嗳气、胃痛、口臭等现象。
哪些途径容易感染?马高峰提出,幽门螺杆菌的传染性很强,最常见的传染方式是通过“口—口”传播,或“粪—口”传播。在外就餐,若餐馆的碗筷消毒不达标,或几个人一起吃饭时不使用公筷,互相夹菜,都可能会造成传染。另外,长期饮酒、吃生食、卫生习惯不好的人,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
有消化性溃疡等疾病的
需根除幽门螺杆菌
有数据表明,90%以上的慢性胃炎是由幽门螺杆菌引起的,约15%的人会发展成消化性溃疡,低于1%可能发展为胃癌。
“广大群众不要对幽门螺杆菌产生过度的恐慌。”马高峰说,当查出感染幽门螺杆菌后,可进一步做胃镜检查。如果有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萎缩性胃炎等疾病的,或有胃癌家族史、胃息肉、病理提示有肠化、异型增生等,就要彻底根除该细菌;如果胃镜检查没有特殊病症的,可暂缓治疗。当然,他建议,幽门螺杆菌高危人群应每2~3年进行一次胃镜检查,50岁以下的成年人,需每3年做一次胃镜;50岁以上者,每2年做一次。
如何根除幽门螺杆菌?马高峰表示,抗幽门螺杆菌治疗现在采用四联用药,两种抗生素+一种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肠溶胶囊)+一种铋剂,疗程是10~14天。患者停药后一个月,医院进行碳14尿素呼气试验,如显示阴性,则说明细菌已根除。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成功后,复发率很低。同时,他强调,不建议14岁以下儿童进行幽门螺杆菌的检测和治疗。医院就诊,对症下药。
幽门螺杆菌根除指征
谨记4招,预防感染
有市民问: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那应该如何预防呢?马高峰给大家支了4招,其中分餐制、用公筷很重要!
01
餐具消毒、分餐可预防
广大市民应管好个人卫生,防止病从口入。如果家庭成员中有人感染幽门螺杆菌,一定要分餐,并用公筷、公勺盛饭夹菜,不要相互夹菜,餐具要定期消毒。同时,应尽量减少在外就餐。
02
不吃生食或太烫的食物
不吃半生不熟的牛排等食物,不吃太烫的东西和辛辣食物,不饮酒,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
03
不要“口对口”喂饭
部分家长喜欢口对口地给孩子喂饭,或将食物嚼碎后再喂,或不自觉地用舌头感知食物温度,这些习惯都可能将大人口腔内、肠胃里的幽门螺杆菌传染给孩子。
04
及时洗手,注意口腔卫生
饭前便后必须洗手,避免幽门螺杆菌传播。建议使用一段时间漱口水和抑菌牙膏,修复口腔问题,经常更换牙具、口杯、水杯,不要混用,并且要经常蒸煮消毒。
来源/全媒体记者范桢
审核/林雄编辑/黄晨程校对/刘慧
本文为柳州日报社原创作品,未经同意严禁转载
新闻爆料;推广合作联系方式:(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40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