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气婆婆不帮忙带孩子,直到老公差点火烧厨
婆婆有没有义务一定要带孙辈?
不带孙辈的婆婆,是不是就是自私的人?她是不是就不爱子女?
婆婆不带孙子,她老了就没资格得到儿子媳妇的尽心赡养?
01
说到婆婆,小颖心里就来气。
你说,小颖自身条件不差,待婆婆也挺好的,婆婆怎么就不能帮她分担一下呢?
婆婆是怎么想的?老家那两块地里是埋了黄金?是怕被人偷了?还是它能给她养老?否则,她竟然为了那两块地,不带孙子。
同事说:“她现在不给你带孩子,以后你也别管她。她一个孤寡老太,到时候看谁惨?”
小颖听着特解气。
可是,一想到家里那一摊子破事,她又来气。
02
小颖和老公大梁毕业后在大学就读的城市顺利找到了工作,两年后,小颖怀孕了。
于是,人生中所有的大事在这一年里全部解决。婆婆也从老家过来。
婆婆年轻时就守了寡,独自将大梁拉扯成人,大梁是她的精神支柱。
都说单亲妈妈更会护犊子,而且性格孤僻,婆媳矛盾会更尖锐。
一开始,小颖还忧心忡忡。后来她才发现,自己多虑了。
婆婆温婉耐心,勤快仔细,她不仅将家人照料得白白胖胖的,家务还料理得井井有条。
早上,婆婆根据小颖和大梁的口味,做好了丰盛的早餐。
等小颖和大梁吃好早饭,婆婆也正好给宝宝拾掇好。
小颖想抱过宝宝,让婆婆能吃口早饭,大梁却拉住她,说:“走吧,上班来不及了。妈很厉害的,这点小事你还怕她搞不定?”
婆婆也确定厉害,她能一手抱娃一手炒菜,她能抱着发烧的宝宝在客厅打转一夜,第二天仍能出去买菜收拾家务,她能将五十斤的大米扛回家……
渐渐的,小颖也跟大梁一样,也将妈妈神化了。
婆婆是万能的!婆婆最好了!
她也一下班回到家就躺在沙发上,等着婆婆喊开饭。
三年来,婆婆从没有一句怨言。
谁说不能把婆婆当亲妈呢?小颖第一个反对。
03
可是,就是这么一个好到没得挑的婆婆,在宝宝上幼儿园一周后,竟然提出要回老家。
理由是,家里的两块地荒废了可惜,她要回去种。
大梁说:“妈,不就两块破地吗?你送给叔伯们种就得了。再不济,我们可以贴钱给他们干的。你干嘛要回去吃这苦呢?”
小颖说:“妈,你这么大年纪了回去种田,人家还以为儿子媳妇对您不好呢。再说,家里这么多事,我们怎么离得开您啊?”
宝宝也搂着奶奶的大腿,哭着喊着不让奶奶走。
可纵使他们百般哀求,婆婆仍然一意孤行,头也不回地走了。
二十天后是国庆长假,小颖大梁回了老家,又哀求婆婆回去。
可婆婆仍坚持要守着她的田地。
大梁气坏了,才在家里住了两晚,就回来了。
小颖心里也有气,随口数落了婆婆一句。
大梁就破口大骂:“你提她干什么?她老糊涂了!有清福可以享,偏要在农村吃苦。随便她!以后有什么事,别跟我诉苦。”
看吧,连她亲儿子也这样想,也难怪小颖的同事那样说了。
04
婆婆不在的日子,家里鸡飞狗跳。
早上,闹钟响了无数次之后,一家三口才折腾着起来。
胡乱洗漱了一把,他们就奔向停车场,然后飙车赶到幼儿园。
在学校门口买了三个饭团后,小颖就拽着宝宝往教室里狂奔。
老师接过娃和饭团,笑着说:“丁丁,你昨晚又流口水了?”
小颖定睛一看,无地自容。
胡子眉毛一把抓,宝宝的嘴角和眼角都还脏兮兮的。
小颖红着脸跟老师告别,一上车就把饭团往大梁身上扔,气呼呼地说下次让他去送娃,丢人。
大梁一边开车,一边大口咬着饭团,口齿不清地埋怨:“让你晚上早点睡,你偏要追剧。”
小颖气呼呼地说大梁还不是“吃鸡”吃到半夜才回来睡觉,有什么好说她的?
05
终于下班了,小颖去公司附近的超市买菜,大梁去学校接了娃,再回来接小颖。
想到又要洗洗切切烧烧,小颖身上的每个细胞都在抗拒。
跟大梁一商量,俩人一致决定,晚上下馆子。
这是他们本月第N个晚上在外面吃了。吃得很开心,可到月底一算账目,小颖就肉疼。首付还遥遥无期啊!
她当即就决定,无论如何都要在家开火。
她还将家务列了个清单,大大小小竟然有几十项。她在中间划了条线,上面归她,下面归大梁。
一段时间下来,大梁有意见,他说小颖都是买菜烧饭、伺候宝宝洗漱这样的轻便活,他却要洗碗倒垃圾、拖地洗衣服。
小颖说,她要掌家,属于脑力劳动。如果大梁不服气,他们彻底交换。
大梁说成,我这脑子不比你差啊。
于是,俩人的分工交换。
06
不成想,只交换了一周,大梁就叫苦连天,说要跟小颖换回来,他宁愿干体力活。
原来,先不说把宝宝从被窝里拽出来是一个技术活,就是给他配什么衣服,买什么早餐,就够大梁头大的。
每天买什么菜什么水果,既要照顾大家的口味又得保证营养均衡,如何烹饪得咸淡适中,味美可口,这更是大难题。
大梁不是将没人要的剩菜烂水果全部打包回家,就是差点火烧厨房。
同样,小颖也不好过。
洗完马桶,她不想吃饭。拖地她差点闪到腰,搬50斤的大米,她差点将命搭进去。
每次收拾完家务后,小颖和大梁都会躺在沙发续命。
大梁直呼“我太难了,我太难了”。
小颖把玩着手机,突然刷到了婆婆的wei信。
似有触动,她说:“以前这些活都是妈一个人干的,你说,她难吗?”
大梁张着嘴巴,半天才回了句:“应该不难吧,她从来没叫过,而且,她也干了一辈子。”
小颖说:“干了一辈子还得干,没有一个能接手的人,能不难吗?”
07
是啊,能不难吗?
小颖记得宝宝两周岁时,婆婆胃出血,住了一次院。
小颖和大梁空有心,却啥也做不了。就连婆婆想喝小米粥,他们都得到外面买。
家里乱得像灾后现场,宝宝脏得像个花面猫,一家三口的伙食都在外面解决。
美名其曰,工作太忙了,没时间。但是,他们却有大把的时间追剧,打游戏。
其实,他们就是不会做,也懒得做。
婆婆问:“以前处对象的时候,你们怎么生活的?”
大梁没心没肺的地说:“吃食堂点外卖,卫生嘛请阿姨喽。现在不是有您嘛。”
婆婆没再吭声。
小颖当时没放在意,现在回想起来,婆婆心里肯定不是滋味。
所以,她要回老家,不帮他们带孩子,她是不愿意再做免费的保姆了。
08
将心比心之后,小颖的怨气就没那么多了。
她将家务重新分配,并细化了。
比方说,良好的作息是保证精力充足的基础,约定全家晨起和就寝的时间,违约者,要连续早起一周负责早饭。
每周一三五小颖负责做早饭,二四六是大梁。宝宝要学会自己穿衣、洗脸、刷牙;
早饭后,一人负责清洗碗筷,一人负责将房间收拾整齐。
傍晚下班后,小颖负责去超市买菜,大梁负责接娃。
到家后,俩人一起摘洗切。
接着,一个负责烧饭,另一个负责将衣服塞进洗衣机、拖地。
为了能做出美味的食物,他们添置了很多智能家电。他们把追剧和打游戏的时间,抽出一部分来看美食视频。
一段时间下来,他们发现,烹饪也没那么难,而且还挺好玩的。
饭后,一个洗碗,一个收拾桌子扫地。
小憩片刻后,拖地的、收衣服晒衣服的......
连干活边聊着今天的趣事,一转眼活就干完了,夫妻感情也增进了。
看着整洁有序的出租屋,小颖大梁超有成就感,工作的疲劳感也弱了不少。
难怪有人说,做家务能减压。
09
两年后的春节,小颖大梁带娃回老家过年。
大梁因为嫌弃老母亲的红烧肉酱油放得太多,就直接操刀上。那美味让婆婆差点将舌头都吃进去。
小颖则带了一堆的收纳袋,将婆婆满柜子的衣服和被褥塞进去,抽空。
看着那么巨大的一团,最后只成了一块薄饼,婆婆惊得下巴都掉了。
婆婆感慨道:“所以说啊,哪有什么东西是你们年轻人学不会的?妈妈以前就是顾虑太多了,总担心大梁学不会做不好,总想着能多帮他分担一点。最后,把大梁养得啥也不会。”
“妈这两年没帮你们带孩子,妈知道你们气妈。不要说你们,就连左邻右舍都在数落妈妈。说十年看婆,十年看媳。我今天不帮你们,你们以后也不会管我的。可是,妈妈怕再帮下去,你们就真的要废了。”
“靠山山倒,靠人人跑。妈妈还能帮你们多少年?到时候妈妈不在了,你们怎么办?真的天天吃外卖?人啊,最后总得靠自己的。”
小颖感动地说:“妈,您生养了大梁,这就是最大的恩情。我们怎么可能会因为这点小事,就弃您于不顾呢?”
10
回城的前一晚,婆婆将一本存折塞给小颖。
打开一看,竟然是六万元。
婆婆说这两年地里的水果收成好卖了些钱,再加上她这些年的省吃俭用,就攒下了这笔钱。
她知道儿子媳妇想在城里买房,她就尽点心意。
大梁眼眶湿润了:“妈,这是您养老的本,我们怎么能拿呢?”
婆婆笑着说:“我的早晚不都是你们的。我现在还能奔腾,我就不去拖累你们。哪天真动不了了,我还怕你们不养我啊?”
是啊,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精心栽培养护,让孩子们能展翅高飞,是爱。
帮子女带孩子,任劳任怨,是爱。
不帮子女带孩子,让子女能锻炼独立生活的能力,是爱。
为子母达成心愿,倾尽所有,是爱。
所以父母对你的爱,如天空一样宽广,如大海一样瀚海。子女这一辈亏欠最多的,就是父母。
父母帮不帮你带孩子,你都没有资格埋怨他们。
——END——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3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