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骥才的书房每天去书房,就像要先经过一个
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50519/m7vi75c.html年轻的冯骥才想要一间个书房,可他年轻时的生活很困难,所以书房对他就是一个奢望。上世纪70年代,冯骥才刚开始写作的时候,住的房子很小,大概只有10几平方米。有一年地震时,整个房子都塌掉了。地震过后,冯骥才又重新把房子盖了起来。这间小屋子里有一张桌子,桌子不算大,但这张桌子的功能却很多。吃饭的时候是全家人的饭桌;咆完饭,冯骥才先动手收拾碗筷,把桌子腾出来擦干净,然后才能在用这张桌子写东西和画画。所以,这间屋子对冯骥才来说,既是书房也是卧房,桌子是餐桌也是书桌,饭菜香与笔墨香混杂在一起,别有一番韵味。就是这样一张小桌子,在当时,家里的孩子做功课时,还轮不上使用这张桌子,只能在旁边弄一块板子,放在坐人的板凳上当桌子。冯骥才当时住的那间屋子有一扇北窗,天气很冷时,冯骥才就拿废纸把所有窗缝都糊死,再挡一块板子。然后,他又用一些木条做了一个书架,把书都立在架子上。当年,冯骥才还在这个书架前拍过一张照片。他穿着一件很旧的衣服,胳膊肘处还打了一块补丁,身后全是书。就这样一间书房也是冯骥才幻想中的书房,这间屋子其实就是他的卧室、客厅,兼书房、画室。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全民的生活条件有所改善了,冯骥才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书房。正版俗世奇人冯骥才1+2套装全2册短篇小说集天津卫传奇人物生平事迹古典传奇色彩人物传记中国短篇小说淘宝¥34.8¥40购买已下架冯骥才的书房不像读者想象的那样,满屋子都书,而且收拾得整整齐齐得像图书馆。他的书房杂乱不堪,书和艺术品完全混杂在一起。保姆想要帮他收拾齐整,但冯骥才却要求她一张纸都不能动。在别人眼里,所有纸都是杂乱的,但冯骥才自己知道,他所需要的那张纸能在哪一堆里能找得到。要进冯骥才的书房,得先经过一个走廊,阳光从书房的窗户照进来,在走廊里留下黑白的剪影。这些特别的剪影印在冯骥才的心里:每天去书房,就像要先经过一个只展示水墨的画廊。40多年前,冯骥才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义和拳》;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他投入到文化遗产的抢救中;年,他以《漩涡里》和《单筒望远镜》,重回读者的视野;最近,他又续写了几位“俗世奇人”,还第一次写了作家之于读者最神秘的地方——书房。世上有无数令人神往的地方,但对于作家,最最神之所往之处,还是自己的书房,一个异常独特的物质空间与纯粹自我的心灵天地。冯骥才喜欢每天走进书房那一瞬间的感觉,这个时候,他总会想起哈姆雷特的那句话:“即使把我放在火柴盒里,我也是无限空间的主宰者。”
上一篇文章: 乔迁新居准备六样东西 下一篇文章: 集成灶哪个品牌最好最实用揭晓热销排名榜前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95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