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陵墓石刻调研报告之六南朝齐景帝萧道生
南朝陵墓石刻调研考察报告目次:
一、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墓石刻
二、南朝梁桂阳简王萧融墓石刻
三、南朝齐宣帝萧承之永安陵石刻
四、南朝齐废帝郁林王萧昭业墓石刻
五、南朝齐废帝海陵王萧昭文墓石刻
六、南朝齐景帝萧道生修安陵石刻
01位置描述
该石刻位于中国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仙泉路北侧。它位于仙泉路北侧一条无名道路的西侧。石刻周围全部为林地,东侧为茶园,内有南北两条小道通向东边的食材供应田。
02地理坐标
(男生组)
北纬32度5分3秒,东经度41分40秒。
(女生组)
北纬32度3分43秒,东经度40分43秒。
03手绘地图
(男生组)
(女生组)
04石刻简介
南朝齐景帝萧道生修安陵石刻,该组石刻现存一种两件。石兽成对,呈东南——西北向分布。石兽保存状况较好,五官明确,纹饰清晰可辨,仅仅是表面有些发黑和裂纹。其中东南侧为雌性,西北侧为雄性。(东南石刻图06.01,西北石刻见图06.02,文保牌见图06.03)
05墓主人简介
萧道生,字孝伯,东海兰陵人(今山东临沂市兰山区),生卒年不详。萧承之之子,母亲为恭太后;妻子为景皇后,长兄萧道度、三弟萧道成;长子萧凤、次子萧鸾、三子萧缅。曾在刘宋为官,任奉朝请,卒于任上葬于修安陵。
建元元年(公元年),萧道成追封萧道生为始安贞王。
隆昌元年(公元年),儿子齐明帝萧鸾追封萧道生为齐景帝,追封生母江妃为皇后。
06石刻具体描述
(A组:文字描述+附图)
西北侧为雄性单角麒麟(图06.04),头部及全身保存完好,其身体魄健壮、挺拔(图06.05),右侧双足前迈成蹀躞状(图06.06)。单角立于头顶中央从正面看是一个边缘圆滑、上尖下宽的凸起(图06.07),从侧后方观察乃是一个紧贴头顶的圆柱突出部分的前端有鱼鳞纹,末端与后颈上的一列双层水滴纹饰相连(见图06.08),麒麟头部微偏,嗔目而立,凝神注视着右前方(图06.09)。单角的下方是两片向上盘起的毛发,覆盖在眼睛上方(图06.09)。双眸中间还有一只高挺有力的鼻子,山根的位置上还有多层鳞片装饰,更是平添了一份英气。两只圆形鼻孔的下方有几缕胡须,其唇边的褶皱也是被雕刻的栩栩如生(图06.07)。其耳朵的神似一只海螺,耳下为一簇毛发,有些像是鱼鳍。麒麟双鄂微张好似在交谈着什么。但由于年代久远口中的牙齿破损严重,仅剩根部(图06.09)。下颌上连有较长的胡须,自颌下至胸前,并于中间盘前。位于胸前胡须下方的是六处卷领花,其前端狭长尾端卷起,(图06.10)左右两侧各三处。该麒麟脑后、颈周、腰身及大腿上均布有众多与前胸处相同的领花。(图06.11-12)双翼前侧为弯月状纹饰,中段为鱼鳞纹,两者交接处有一朵五瓣小花,后侧为翎羽(图06.13-06.15)。但两侧双翼均有不同程度的损毁。麒麟四肢矫健有力,肌肉线条流畅。四足上有着尖锐的爪子(图06.16-06.17)。其尾部垂直台基,但并未与其融为一体(图06.18)。该麒麟有双层台基,上方台基应是与麒麟一体的,下方较高的乃是后人修建的水泥台基(图06.19)。
东南侧为雄性双角天禄,整体保存较好,外形挺拔英俊(图06.20),其左侧双足前迈成蹀躞状(见图06.21),神态淡定,颇有些不可一世的样子。天禄怒目而视,紧盯着左前方,仿佛在警告那些闯入者。其头顶上的双角损毁严重,前端的两个圆形鼓包与后面的柱形主体已经断开(图06.22-06.23),柱形部分仅剩尾端与多个领花相接(图06.24),双角后端中间的位置有六片较大的鳞片,鳞片与一列相连的三层水滴纹相接(图06.25)。天禄的面部特征与西北侧麒麟的一般无二其耳朵、上颚胡须、嘴侧鱼鳍状毛发均有不同程度的破损(图06.26)。不过天禄胸前的胡须倒是比麒麟的保存更为完整(图06.27),其毛发也是根根分明(图06.28)。天禄的双翼与麒麟相近,前端为弯月纹,(图06.29)中段为鱼鳞纹(图06.30),后端为翎羽(图06.31)。鱼鳞纹前端、弯月纹凹陷处有朵五瓣小花但有不同程度的缺损(图06.30)。其中左翼纹饰的损毁最为严重,前半部分的纹饰几乎无法分辨,翎羽风化的痕迹也相对更重(图06.32)。颈周、腰身、及臀腿与对侧相同亦是布满领花(图06.33-06.36)。但天禄的后腿大肌肉群上还有一些线条浮雕(图06.36)。其尾部垂地(图06.37)。该天禄应有两层台基,但下侧台基几乎与地表齐平,远看无法分辨(图06.38)。
(B组:文字描述)
该组麒麟为一种两件,呈西北——东南分布。两件麒麟整体保存的非常完好,并没有什么缺损。两只石兽体型巨大,均是仰头侧目昂视,站姿飒爽,呈咆哮状。它们的胸膛丰满壮硕,看起来十分威猛,是一座帝王陵寝应有的样子了。
其中东南侧麒麟的整体状况比较乐观。先看它的头部:它的头部略微向左侧偏离,两侧有对称的两撮毛发,在麒麟上以波浪状线条展示出来。头后方有对称卷云纹毛发。后方有从头顶到后背的沿着脊柱的鬃毛。这个麒麟嘴唇偏厚,上嘴唇上有两条细细的胡须。麒麟口腔整体保存完整,牙齿等细小雕刻仍可看清楚。再往下看:麒麟脖子左右有环绕其一周的卷云纹,脖子下方有对称数条卷云纹装饰布满整个胸口,应该是表现它胸前的翎毛,显得十分华丽。胸前有从下巴处垂下的胡须,这一部分倒是表现得中规中矩,并无亮眼的特点。值得一提的是它的左右双翼。它左侧的翅膀几乎全部被烧焦或是腐蚀了一样变得乌黑,其上所拥有的花纹也不可见。只剩后面一小部分翅膀尖端还有花纹,不过也只是表示羽毛的平行曲线而已。右侧的翅膀保存则相对较好。能看到前端仿佛是因为肌肉紧绷导致的褶皱一样,其表面类似鱼鳞一样的装饰也清晰可见。麒麟的后背非常宽广平坦,但是上面装饰不多,仅在侧面有隐约可见的卷云纹装饰。后腿部分相较于前半身表现得更加开放:上面用来大面积宽窄不一的流线型线条来展示,可能是表示它的翎毛,抑或是展现它肌肉的强劲有力。麒麟的臀部则和后腿一样充斥着各种花纹,不得不赞叹南朝的雕刻技术已经达到了如此境界。尾部,它的尾巴长度适中,盘垂而下,与身体恰成比例,十分协调,既不因过短而显得多余,也不因过长显得拖沓。麒麟四肢的表现力也是很强烈:四条腿稳稳地抵着地面。令人惊奇的是,其小腿部分的下方有明显的线条感,这分明就是肌腱的纹理!这一瞬间,这麒麟便不是麒麟了,而是活生生的生命了。
西北侧麒麟似乎在动作上与东南侧麒麟正好相反:它的头是朝右侧转动的。它的保存状态与东南侧麒麟类似,都是较为良好,但有少数磨损。麒麟头顶便有细小条纹描绘出头部的毛发,它向眼眶下面盖过去,只露出眼球。麒麟的头顶麒麟的上颚和嘴唇都非常饱满,同时它两鬓的毛发旺盛,也显示出它的健康,也算侧面展现出了它的威猛。麒麟口部大张,露出了舌头和牙床。可能是风化的原因,麒麟标志性的獠牙并没有找到。它的舌头也并未伸出,仅仅是停留在口腔内。与东南侧麒麟不同,麒麟脖子的位置明显被风化过,所以没有什么花纹留下来。麒麟的胸前似乎也并没有像上一个麒麟那样清晰,而是也有黑色的斑纹或污渍遮挡住了原本的装饰,但是仍能辨认出它胸前的对称卷云纹样式。能看到从上至下有3组,每组一对。中间有一道从头顶贯穿至下腹的裂缝,可能是之前断裂过后用混凝土修补过的痕迹。麒麟左右两侧的翅膀磨损程度也比东南侧更甚。上面的鱼鳞状花纹均模糊不清,仅剩尾部的平行线表示飞羽。麒麟的腿部粗壮有力,但是外观十分朴素。上面的花纹都磨损不见,而且也看不到展现出肌腱的雕刻手法。麒麟是四趾,紧紧抓着地面。
07石刻数据
(男生组)
(1)西北侧麒麟
石刻全长厘米,宽厘米,高厘米,周长厘米,头长88厘米,宽60厘米,高厘米,周长厘米,嘴长36厘米,宽45厘米,高24厘米,背长厘米,宽厘米,高厘米,腰围厘米,尾部长厘米,最大周长83厘米,最小周长63厘米,左前腿长69厘米,周长86厘米,脚掌长51厘米,宽27厘米,左后腿长87厘米,周长73厘米,脚掌长52厘米,宽26厘米,右前腿长78m,周长83厘米,脚掌长43厘米,宽28厘米,右后腿长94厘米,周长79厘米,脚掌长50厘米,宽26厘米,一级台基长厘米,宽厘米,高42厘米,二级台基长厘米,宽厘米,高21厘米。
(2)东南侧天禄
石刻全长厘米,宽厘米,高厘米,周长厘米,头长98厘米,宽60厘米,高厘米,周长厘米,嘴长39厘米,宽44厘米,高29厘米,背长厘米,宽厘米,高厘米,腰围厘米,尾部长厘米,最大周长79厘米,最小周长67厘米,左前腿长厘米,周长95厘米,脚掌长43厘米,宽34厘米,左后腿长厘米,周长83厘米,脚掌长47厘米,宽32厘米,右前腿长69厘米,周长84,脚掌长48厘米,宽36厘米,右后腿长87厘米,周长84厘米,脚掌长47厘米,宽33厘米,一级台基长厘米,宽厘米,高32厘米,二级台基长厘米,宽厘米,高29厘米。
(女生组)
(1)西北侧麒麟
台基一长厘米,台基一宽厘米,台基一高48厘米。台基二长厘米,台基二宽厘米,台基二高28厘米。全身长厘米,全身宽厘米,全身高厘米,身围厘米。头长83厘米,头宽49厘米,头高86厘米,头围厘米。嘴长37厘米,嘴宽55厘米,嘴高49厘米。颈周长厘米。腹部周长厘米。背长厘米,背宽71厘米,背高厘米。左前腿周长90厘米。左前腿腿长68厘米。左前脚掌长50厘米,左前脚掌宽33厘米。左后腿周长78厘米。左后腿腿长72厘米。左后脚掌长48厘米,左后脚掌宽32厘米。右前腿周长82厘米。右前腿腿长67厘米。右前脚掌长47厘米,右前脚掌宽34厘米。右后腿周长83厘米。右后腿腿长70厘米。右后脚掌长42厘米,右后脚掌宽30厘米。尾长厘米,尾部中段79厘米,尾部下端64厘米。
(2)东南侧天禄
台基一长厘米,台基一宽厘米,台基一高30厘米。台基二长厘米,台基二宽厘米,台基二高26厘米。全身长厘米,全身宽厘米,全身高厘米,身围厘米。头长93厘米,头宽64厘米,头高厘米,头围厘米。嘴长40厘米,嘴宽50厘米,嘴高45厘米。颈围厘米。腹部周长厘米。背长厘米,背宽厘米,背高厘米。左前腿周长88厘米。左前腿腿长81厘米。左前脚掌长45厘米,左前脚掌宽33厘米。左后腿周长83厘米。左后腿腿长79厘米。左后脚掌长44厘米,左后脚掌宽30厘米。右前腿周长84厘米。右前腿腿长74厘米。右前脚掌长47厘米,右前脚掌宽33厘米。右后腿周长84厘米。右后腿腿长85厘米。右后脚掌长45厘米,右后脚掌宽31厘米。尾部中段周长81厘米,尾部下段周长70厘米,尾长厘米。
08历史沿革
该石刻于年11月发掘。墓室全部用模印画砖砌成,为"三顺一丁"砌法。因早年被破坏,清理出土的陶、瓷、石、铁类器物俱残损,较完整的有由模印画砖组合的壁画“羽人戏虎”,“竹林七贤”等5幅,“羽人戏虎”砖印壁画长3米,高0.9米。大砖文自铭为“虎”。一头猛虎居中,虎目圆睁,不怒自威,体态修长,昂首翘尾,肩附双翼,四足疾驰。一羽人位于大虎前方,身段婀娜,执仙草诱虎前行。石刻于年1月13日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于年一月立牌。
09保护现状
该石刻立于树林中,缺少必要有效的保护措施。有摄像头,未设保护罩或围栏。
10寻访记录
9.07.22,12:40晴
第一次考察南朝齐景帝萧道生修安陵石刻的时候,大家都被晒得有点蔫。车进了一个院子,里面似乎是一个招待所,先生提早嘱咐我们小声一点。开进院里又晃悠了一阵,车停在建筑区边缘的一条土路上。我们带上中午饭和背包下车,左拐拐进一个茶园,走过一条近百米的下坡土路,两边都是矮矮的茶树。下坡之后是一个丁字路口,正对面是一片树林,挨着树林右拐一小段再左拐,就能看到石兽之一。在考察这组石刻的时候,胡珉豪因为在南齐废帝郁林王萧昭文石刻处中暑,身体不适,故留在车上修整,没有参与这组石刻的考察与测量。我们安顿好背包就开始吃东西,大多数人带了面包、饼干和水,高尚和杜思言带了自热火锅。那时候自热火锅进入公众视野没有多久,大家都还感觉蛮新奇的,一群人围过去看自热锅的盖子嘶嘶喷气。陈雯玥带着吃的溜达,往林子的深处走,沿着土路走一小段,再踩着破碎的水泥管道跨过一条一米深一米宽左右的水沟,就到了一片有零星挺立的高杂草的平地旁边。平地正中央是另一只石兽,因为距离树木较远,又是中午,所以炎热到周围的空气都在颤抖。饭还没吃完,不想过去挨烤,遂返。李菲扬在树荫底下都想打伞,为了防紫外线。女生测量外侧那个石兽,男生测量里面那只。测量的时候女生讨论了半天石兽左前爪下踩的那个边缘模糊的小兽是什么,最后也没讨论出结果,只能在记录本上写“小兽”,因为头尾模糊所以只能测量了长宽。女生依旧结束得比较快,收拾好东西想去附近看看,刚收拾好,发现男生组也结束了,于是便一起上车了。
.08.16,9:50晴
第二次考察南朝齐景帝萧道生修安陵石刻的时候,是南朝齐宣帝萧承之永安陵石刻那里的一位老爷爷给我们指的路。老爷爷说自己有个十几年没去了的大山里的石刻,结果过来一看就是这里了。本来大家都很兴奋,以为能找到新的石刻,结果是这个,下车的时候兴致缺缺。只是上午而已,李菲扬的防晒喷雾盖子是光变的,检测到紫外线之后就会从透明变成紫色,两个人盯着盖子看,盖子在下车那几秒就已经从透明变成了深紫色。悚然,要来防晒涂了。这次女生测量里面那个石兽,沟里的水管碎了,平台上的杂草也少了一点,除此之外没什么变化。
(陈雯玥)
此处石刻位于一茶园里,是在永安陵石刻附近村落遇到一老先生,带我们去了这里,据老先生说,四五十年前此处为一片荒地。我们询问了旁边一处名为鹭苑的建筑的保安,他告诉我们对石刻并不了解,鹭苑周围管理较严,不太愿意我们靠近,传达室的保安身着警察制服;而后旁边一庄园的守门人告诉我们,三十多年前这里开始成为茶园,属于澳得集团,而他们这个庄园是近年才修建的。
去的时候正是中午,我们自己带的午餐,还有同学带了自热火锅,有此先例,第二天其余同学也准备了自热火锅等。
(贾婧文)
位于茶园里,并说这里四五十年以前是一片荒地。在石刻对面一处用铁栏杆封锁的院子里,里边的人告诉我们这里属于澳得集团。
(刘宇翀)
附:本章节所引图片
图06.01
图06.02
图06.03
图06.04
图06.05
图06.06
图06.07
图06.08
图06.09
图06.10
图06.11
图06.12
图06.13
图06.14
图06.15
图06.16
图06.17
图06.18
图06.19
图06.20
图06.21
图06.22
图06.23
图06.24
图06.25
图06.26
图06.27
图06.28
图06.29
图06.30
图06.31
图06.32
图06.33
图06.34
图06.35
图06.36
图06.37
图06.38
南朝陵墓石刻调研考察团队人员名单(按姓氏拼音首字母排序)一、实地考察总队长:贾婧文学术指导:张云龙地方协助:冯老师男生组队长:魏驰男生组副队长:胡珉豪男生组成员:杜鸿渐,胡珉豪,刘宇翀,吕卓洋,魏驰,杨晨曦,周莫涵,周佩泽,周雨田女生组队长:李菲扬女生组副队长:陈雯玥女生组成员:陈雯玥,杜思言,高尚,胡雅珺,李菲扬,徐思佳,袁晓琪,袁晓筠,张雅璇二、报告撰写总编:贾婧文主编:李菲扬,魏驰副主编:陈雯玥,杜鸿渐学术指导:张云龙整理校对:胡珉豪,李菲扬,魏驰,周莫涵统筹审核:杜鸿渐录音转文字:贾婧文,刘羽翀参与编写人员:陈雯玥,杜鸿渐,高尚,胡珉豪,胡雅珺,贾婧文,李菲扬,刘宇翀,吕卓洋,彭景杨,魏驰,徐思佳,杨晨曦,袁晓琪,袁晓筠,周莫涵,周雨田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