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说菜不摆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你知
前两天和朋友一起吃饭时,因为要去外面接一个电话,一不小心就把筷子竖插在米饭上了,回到座位上后,被朋友们“说教”了一番,说家里老人都不让把筷子插在米饭上,这一行为有烧香拜佛祭祀之意,不吉利。
其实不仅这个,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民以食为天,自古至今,饮食文化一直为百姓们尊崇,餐桌这一形象,在中国老百姓的心中有很多功能。
我国自周代起,便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餐桌礼仪制度,后来不断发扬传承,使得餐桌礼仪为后世延续,并将其作为彰显礼仪之邦、文明之邦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平常生活中常见的餐桌礼仪有很多,例如上席的位置只能留给家里的长辈座,菜没上齐之前不能动筷子,吃饭不要发出声音,筷子不能长短不一,吃饭时不可以敲碗筷等等。
具体到菜肴上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几种问题,菜肴要摆几个,筷子怎么摆、客人怎么坐等等,答案就是“菜不摆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
一、菜不摆三。
所谓“菜不摆三”的意思就是在宴请宾客时不能上三个菜,即使人只有两个也不行。
原因有三个:其一,中国人聚餐或者吃饭讲究一个团团圆圆,好事成双,双数在中国人眼中就是成双成对,圆圆满满的意思。而三为单数,听起来不是很吉利。
其二,中国人习惯上用谐音字,就如看望病人不能送梨,因为“梨”谐音“离”一样。同理,“三”的谐音为“散”,寓意解散,它是一个不好的寓意。
其三,在祭祀时,常摆设三盘贡品或者菜品,如此招待宾客,会使客人心生不快,客人可能会心存芥蒂。
二、筷不成五。
它的意思不能从字面上去理解,所谓“筷不成五”是指的筷子的长短要整齐,主人分给每个人筷子必须长短统一。
我们在用餐前和用餐完毕后摆放筷子时不能胡乱摆放,看起来长长短短的,因为这样会有“三长两短”的意思,这样不吉利,甚至还会得罪别人。
三、席不成六。
它的意思是酒席上一张桌子不能坐六个人,一般是坐八个人,也就是“八仙过海”,这主要是为了避免宾客们坐成“乌龟席”。
所谓“乌龟席“是指一张桌子的两侧分别坐两人,上下分别坐一人,俯瞰如此形态像是一只乌龟,别称王八,虽说乌龟在古代文化中有长寿的意思,但是也难免会让人心生歧义,为了避免误会,人们往往不坐六个人。
中华传统餐桌礼仪文化可谓是博大精深,上面所说的只是冰山一角,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上菜秩序,食谱搭配,食用礼仪等。
对于一个民族来说,优秀传统文化就是这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是增强这个民族凝聚力的重要纽带,是这个民族不断创新的智力之本。
老祖宗留下的这些不仅是古时候人们日常的生活行为习惯和经验,更是彰显了治国平家、为人处世的真谛和道理。新时代,我们仍要讲好传统文化的好故事。
我是
清幸啊,感谢您的阅读,不要忘记点赞和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2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