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顿顿都是乡下人吃的菜公公你也是乡

北京荨麻疹主治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jc/210410/8833326.html

01

我们会出生在怎样的家庭,或富贵,或贫穷,都是命中注定的。

有的人一出生,就处在别人一辈子都无法企及的高度;而有的人,终其一生都在为生活奔波。

既然我们无法决定自己的出身,那我们就应该摆正自己的心态,以一颗平常心去对待它。

可有些人偏偏瞧不上自己的出身,心生抱怨,觉得老天太不公平,看什么都不顺眼。

认为自己就应该高人一等,而不是被困于泥潭里的芸芸众生。

于是为了摆脱出身带来的困扰,就去努力打拼,只为有一天能够出人头地。

一个人有追求,有抱负,有上进心是好事,也值得鼓励。

怕就怕有的人在小有成就之后,就不知天高地厚;目中无人,从此两眼长在头顶之上。

能够衣锦还乡,是一种本事,但不要把这种本事,变成瞧不起别人的资本。

不然最后只会让别人瞧不起。

02

春燕是乡下长大的孩子,但她心里却一直向往着大城市。

为了摆脱乡下人的身份,春燕拼命读书。可惜她不是块读书的料,没能考上大学。

高中毕业后,她就前往大城市打工。

春燕凭借着高挑的身材,姣好的面容,在一家星级酒店找了份迎宾的工作。

很快,头脑灵活,能说会道的春燕就从迎宾做到了前台。

几年后,在工作上出色的春燕被破格提拔为大堂经理。

春燕心想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所以在找对象上也格外地挑剔。

首要条件就是城里必须有房,否则免谈,她心里明白现在工作是不错,但在城里买房,凭她一人,还远远不够。

然而她在挑别人,别人也在挑她,就在这挑挑拣拣之下,春燕成了大龄剩女。

最后春燕只得在老家找了个对象,对象叫大勇,但是人一点不勇,胆小,懦弱,唯春燕是从。

公公有木工手艺,再加上地里的庄稼,一年也有不少的收入。

公婆答应春燕等攒几年钱,就给他们房子的首付钱,只希望他们小两口好好过日子。

春燕的婆婆也是老实本分的人,只要春燕不过分,就不会有婆媳矛盾。

这家人对春燕很好,基本是有求必应。

暂时买不了房,春燕就想买车,公婆立马就给她买了辆车。

可是春燕却不懂得感恩,反而把酒店领导的做派带回家。

一放假回来就对婆家人颐指气使,到处挑刺。

“看看,这屋子脏成什么样了,这也能住人吗?还有这碗筷,到底有没有洗,全是油,一点也不卫生。屋子重新打扫,碗筷也要重新洗!”

婆婆只能重新再做,直到她满意为止。

所以婆婆每次一听说春燕要回来,就特别紧张,都要提前吃降压药。

公公是个喜欢热闹的人,儿子儿媳一回来,他就会叫上朋友,亲戚来吃饭。

每次春燕不跟客人打招呼也就罢了,还摆着一张高傲的臭脸,给谁看呢!

时间一久,只要春燕在家,就没人愿意上门。

就连她的大姑姐也不愿意回娘家。

“我才不想回去呢,回去干嘛,被她从头到脚数落一遍吗?开口闭口,乡下人怎么这样,那样。乡下人吃她家一粒大米啦,算了,不想跟她计较,我惹不起,我还躲不起吗!”

大姑姐说得没错,往前数三代,谁还不是乡下人。

乡下人怎么了?现在乡下生活不要太好。要什么没有啊,哪里就比城里差了!

再说了,她自己不也是个乡下人嘛,哪来的优越感,在城里上了几年班,都不知道自个姓谁名谁了。

只是婆家人越忍让,春燕就越得寸进尺,真把自己当根葱了。

“怎么顿顿都是乡下人吃的菜,叫我怎么咽得下去啊!还有这菜,咸的咸,淡的淡,没有一样能吃的,到底会不会做菜?”

婆婆赶忙道歉,说着就要去重做,大勇也是敢怒不敢言。

公公实在看不下去,想着自己的老伴虽然做事有点笨拙,可自己从未给过她脸色,对她有一点不满。

如今却要看着老伴被儿媳一而再,再而三地欺负,是可忍,孰不可忍。

“你也是乡下长大,凭什么嫌弃?这菜怎么啦,吃不得你,难不成要去找个大厨做给你吃!你要么吃,要么滚,还就不供着你这尊大佛了!”

春燕觉得没了面子,扔下筷子,夺门而出,开着车扬长而去。

婆婆叫大勇去追,大勇却坐那动也不动。

大勇怕父母担心,这几年一直把委屈憋在心里,现在闹成这样,他也不想再隐瞒了。

原来结婚后,大勇一直都住在公司的宿舍,春燕根本就不让大勇靠近。

因为春燕打心里就瞧不起大勇,嫁给他只是迫于无奈。

大勇早就想离婚了,怕父母不同意,才一直忍着。

这是过得什么日子!于是大家都支持大勇的决定。

离婚后的春燕,很快找了个城里人,虽然年纪大了点,但好歹有房,春燕便知足了。

可谁想造化弄人,没过两年,春燕的丈夫就因突发脑梗走了。

更让春燕没想到的是在他们结婚前,她丈夫就把房产过户给他儿子了。

春燕被继子一家扫地出门。

这叫什么,这叫恶人自有恶人磨。

偷鸡不成,蚀把米,最后落个人财两空。

03

一棵树想要长成参天大树,靠得是它的根,只有根扎得深,它才会长得高,长得牢,才会经得起常年的风吹雨打。

人亦是如此,一个人无论走到哪里,都不能忘记他的根在何处。

根给予我们生命,滋养了我们,让我们可以肆无忌惮地呼吸着空气,沐浴着阳光。

没有根的人就像这水上的浮萍,只能随波追流。

生养我们的地方就是我们的根,是它不辞辛劳养育了我们。

它不求回报,但求牢记于心。

不忘来时路,方知向何行!

(图片来自网络,侵必删)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1756.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