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拾掇得干净了,住着舒心
初冬时节,冷风瑟瑟。不知不觉间,小区附近的垃圾中转站变了模样,不但漂亮了,四散的异味也消失了;不知不觉间,小区里的垃圾变“神秘”了,一大早就“不翼而飞”……这些消失不见的垃圾,这干净整洁的垃圾中转站,成了我们美好生活中虽不起眼却很重要的一环。早上大家出门时,垃圾桶都是干净的
清晨六点,65岁的王有志告别温暖的被窝,与老邻居约好在德顺小区小广场前晨练。德顺小区虽是本市老旧小区之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开展以来,小区地面整洁,看不到一点垃圾。
这之前,王有志每天和老邻居都要蹬着自行车,前往新世纪广场晨练。原因就是在这片区域,时常被人倾倒垃圾,不论寒暑,总是异味扑鼻,令他不得不跑到更远处锻炼。
今年上半年,经过小区治理,令人作呕的垃圾不见了,违建被拆除,围墙被重新粉刷,穿上了“彩衣”。同时,文明养犬、不乱扔垃圾、不乱堆杂物等创城内容也被纳入了围墙彩绘故事中,令人印象深刻。漂亮的“彩绘长廊”也成了居民每日活动的打卡地。
王有志热完身,正遇到环卫工温师傅前来收垃圾,“老温,来得真早!”王有志热情地打着招呼。
“早点来清理了垃圾,等大家出门时,垃圾桶都是干净的,多舒心。”温师傅说。
“现在在环卫和物业的治理下,小区里绿化好了,垃圾日日清理,以前见天儿‘猫’在家里的居民,如今都乐意在小区聊天散步,小朋友追逐嬉戏,可热闹嘞!”王有志感慨。
垃圾站装扮一新,也没难闻的味道了12月3日清晨6点,寒风中,家住万峰明筑小区的冯江波已开启了一天的晨跑。这是他10年来一直坚持的习惯。冷风吹得他鼻尖泛着红,他搓了搓自己的脸,来到家门口的邢州园。
途经楼下北侧的富水垃圾中转站,此时正值垃圾转运高峰期。曾几何时,因为自家楼下便是小花园,很多朋友都羡慕他,有个健身的好去所。可每每经过这座垃圾中转站,难闻的气味扑鼻而来,他都会捂着鼻子飞奔而过。
一个月前,中转站封闭施工,刚刚建好的中转站令冯江波眼前一亮,这座重新启用的垃圾中转站完全变了样,整个建筑黄色的墙体,红色的顶棚,与邢州园毫无违和感。原来扑鼻的异味也消失了。
冯江波好奇地走进垃圾中转站内。看到遍布垃圾中转屋内的喷头,正在簌簌喷出一股带有植物清香的雾状液体,将异味完全盖住。
“这样的垃圾中转站真是高大上,就算是夏天,也不会再有异味了。”冯江波参观完垃圾转运站后,对其赞不绝口。
每次扔垃圾,儿子都提醒我垃圾分类吃过晚饭,家住长城花苑的王立华收拾好碗筷,带着儿子到小区散步。他顺手将4个不同颜色的垃圾袋拎到楼下,袋里垃圾的种类各不相同:可回收的塑料瓶子、废纸张、易腐厨余垃圾等,他都完全区分开来。“形成习惯了,家里准备了多个垃圾桶,我在家也是分类投放的。”王立华说。
走到楼下,小区环境优美的像个花园,看不到一张纸屑和生活垃圾。大门西侧,一台智能垃圾分类箱格外亮眼。该箱体长约3米,是个将垃圾分为两大类和十小类的智能垃圾分类箱。王立华带着儿子耐心地将垃圾分门别类的投放进不同种类的垃圾箱。
“蓝色箱体的用于回收可再生资源,像金属、塑料、纸张等。红色箱体的用于回收有毒有害垃圾。”王立华6岁的儿子指着垃圾箱说着,小小的双手举起装有塑料类垃圾的蓝色袋子,丢进了专属垃圾桶。
“今年自从有了这台分类垃圾箱,以前乱扔垃圾的现象不仅得到遏制,小区环境也越来越干净整洁了。”王立华笑着说,生活在这样干净优美的小区,居民不由自主就变得自律了。
不到五分钟,垃圾轻松运上车在富水垃圾中转站内,垃圾转运站负责人王宝珍带着口罩,正站在站口用喷壶对前来运送的垃圾车逐一进行消毒。
一辆辆小型垃圾运输车将垃圾倒入垃圾池内,待所有运输车离开,王宝珍拿起扫帚,清扫垃圾池旁洒落的垃圾。清扫完毕,她启动压缩装置按钮对池内垃圾进行压缩,熟练地打开自动消毒装置,对站内进行全面消毒。
“我在环卫已经工作20年,以前没有自动压缩和消杀设备,垃圾池倒不了几车垃圾就满了,异味也大,现在有了这些设备后,垃圾池能装近3倍多垃圾,消杀作业也不用一直用喷壶,只需要按一下按钮,就会定时消杀,又高效、又省力。”王宝珍说。
目前,本市市区共有54座垃圾转运站,分布在市区主次干道旁,每座垃圾站都有一名天车工,负责垃圾压缩及站内日常保洁等工作。生活垃圾在这里被收集、压缩处理。
此时,司机沈世斌将垃圾转运车停在转运站前,王宝珍操作转运站内的转运钩臂,五分钟不到,便将压缩好的垃圾装箱上车,沈世斌将把垃圾运送到旭阳工业园区内的大型生活垃圾压缩转运中心处理。
相关新闻:年,市环卫处对市区主要街道10座垃圾站进行改造提升,美化建筑外观,优化地面质量,将垃圾站打造成与周围建筑、环境相协调的精品建筑;设施上改造压缩车间,粉刷维护垃圾收集箱、内墙面及防护铁板,切实提高垃圾站工作性能,并增设污水收集系统,减少垃圾站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为达到“统筹规划、全量焚烧”的目标,今年本市新(扩)建焚烧发电项目5座,分别位于沙河市、威县、巨鹿县、宁晋县和柏乡县,按照该布局方案,本市现有及在建焚烧处理项目总处理能力将达到每日吨,基本能够满足全市每日吨生活垃圾全量焚烧处理的需求。
来源掌上邢台客户端
记者赵昊
编辑韩亭亭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1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