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的今天,这三个故事告诉你如何对孩

文: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第一实验小学刘晓静

细细回忆,实在记不起学生时代有过被家访的经历,那时较流行家长会。传统家访,往往是老师和家长互相告状,之后便是齐心协力“使劲地治治熊孩子”。随着时代的进步,家庭逐渐进入“角色”,开始发挥它的那一“共育”功能。

最近,我校组织了为期一周的家访活动,五十位余位家长分享了自己的育儿经和成长之路。审慎思考之后,我有了这样一个疑问:在“家校共育”不断被叫响的今天,家庭教育更应该注重孩子哪些品质的培养?我们该言传身教些什么?

故事一:

一辆破旧的电动三轮车上下来一位身材矫健的老人,那因风吹日晒而黑红的脸上挂满了担心,离老远就朝我喊,“孩子是不是闯什么祸了?”“没有,他在学校表现得好着哩,我来给您汇报一下。”“哦”,那因担心而褶起的皱纹,渐渐舒展开来。

跟着她走进屋里,惊讶的是,除了我想交流的这个孩子,还探头探脑地藏着班级里的另外三个孩子。哦,这家有四个孩子,同时在我的班里。她四个儿子的孩子都在这里。欣喜可以省事一次访四个家长的同时,心里暗暗佩服这位70多岁的太太。

我了解到,这是她的两个孙子和孙女。有一个孩子的妈妈早逝,还有一个离异,平时都由她照顾。环顾四周,一大间破旧的房子,用纸箱和空心砖做隔板,家里却井井有条,一尘不染。平时自己要种五亩地,养三十多只羊,根本无暇整理家中,好在这几个孩子早当家。说着,我看到一个孩子端来了稀饭,另一个孩子开始摆碗筷。我想,这是任何一个家长想感受到的温暖体贴。

“您舍得他们干活吗?”

“怎么不舍得,将来长大独自生活了,就知道我让他们做这些事的重要了。我老了,不能养他们一辈子,得靠自己。”

她还告诉我,自己没上过一天学,饱尝了生活的艰难困苦,就是砸锅卖铁也要让孩子读书。我看到这样一个细节,当孩子们趴在那里写字的时候,老太太提醒着他们的坐姿,这是家庭教育里应该有的“细节”;当孩子们在盛汤时不小心往外溢时,老太太提醒着倒茶、盛汤不能太满。这也是家庭教育里不可缺少的“和风细雨”。

身教重于言传。从这四个孩子身上,我仿佛还看到这位70岁老太太身上的那种不服输精神。

故事二:

你注重兴趣的培养了吗?

“你班铭同学的动手操作能力太强了,每次科技小制作都能够获奖”。刚接这个班的时候,隔壁的班主任就向我介绍了这位同学。

初次见他操作,是新买的书架被我摆弄了半天,也没研究出个所以然来。结果,三下五除二就被他“妥妥”地安装完毕。

再次见他操作,就是家访的时候。

那是一个极平常小院子,一走进去,就见许多的“小东西”在动。有塑料瓶盖做的小兔子在跳,有纸箱做的机器人在提胳膊,有废品外头贴上画做成的小动物们在跑。还有不同款式的会动的小车。

经过了解,他们家里以前是做装修的。大概在三岁的时候,孩子就明显地表现出对操作的兴趣。作为父母,他们没有嫌弃孩子因操作而弄脏的小手和衣服。而是一直在旁边鼓励,甚至去做示范。就这样,孩子自己制作了他“专用的小工具”。渐渐就有了今天的小收获:可以制作许多自己想象到的作品,最重要的是独立完成。

故事三:

家庭教育如何塑造自信心?

“他—小,我—永—远—让—着—他”由于比较特殊的外在形象,低年级的个别学生说着难听的话,对成年人来说已经很伤自尊,更何况一个孩子。姥姥生气地对他说:“一次、两次、三次你都可以忍着,但是经常骂你,就告诉老师”,接下来他就说出了这句话。这简短的几个字,他说了好久,整个头和脖子都拧着、抖着。他就是大家眼中最美丽的一道风景——乐观、自信、努力的荃同学。

通过家访了解到:刚出生时,因为黄疸指数太高引起了高烧不退,致使小脑受伤。从此,他便开启了和别的孩子不一样的童年。医院按时做康复。五岁时才会在扭扭车上坐着,八岁时才能发出字音,十二岁时借助物体才能挪步。

由于爸妈工作忙,奶奶又去世得早,荃同学一直跟着外婆。每天陪着他上学、放学就成了外婆的主要工作。上课的时候,外婆就在外边等着。下课的时候,就陪着在那里练走路。每每经过,总是能听到外婆鼓励的话语。

不能像其他的孩子那样后背挺直端正地坐着,但是看得出来他使劲地并拢双腿,努力使自己的双臂折叠平放在桌面;跟不上孩子们的朗读,但是看得出来他认真地张着嘴巴,上身跟着大家读书的节奏微动着;无法正确地握笔写字,五根手指和钢笔好似在进行着无声的打仗,抓住、逃跑、扭倒、再逃跑……有时努力了好久,仍是不能在书上相应的位置写下字。可是,他没有放弃!

现在能走路了还好,过去来回都得抱着。和蔼、仁慈的外婆毫无怨言,没有放弃,十几年如一日的细心陪伴、照料着他,风里来雨里去。我想,也正是因为这样,荃的身上有一股不服输的自信劲。他还自信地告诉全班同学,最喜欢的格言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END——

来源

本文刊于《课堂内外》(中国好老师)年12期,原标题《共育,需要家庭教育做些什么?》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689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