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的春晚情结与春碗之缘

作为一个80后,记忆中小时候不懂得过年前的准备,因为都是大人在张罗,忙着做春节的准备工作,春节前我家都会自己做豆馅,然后蒸馒头,有的不带馅和豆馅的区别,分别放在不同的布口袋里面,放到没有暖气的平房里,随吃随取,虽然蒸馒头我帮不上忙,但是最后一步点红点我肯定要包揽下来,没有馅的馒头按上八角的图案,豆馅馒头按上梅花的形状,以此区分。再来说说红烧肉,那时候每家每户年前都会炖肉,那个肉香从厨房飘出来勾馋虫,刚炖熟的时候我总会尝上一两口,之后炖好的五花肉就被放入一个瓷盆中,盖上木盖子,和馒头一起放在阴凉的地方存放。等到春节家里来了客人,从瓷盆中舀出肉,那个时候五花肉早已被凝固的雪白的猪油所包裹,取出几块炒个菜就可以一家人吃的开开心心!

以上就是我对于童年的春节美食的碎片回忆,还有就是对于春晚的情结了!从记事起春节联欢晚会都是每年的三十晚上的必看节目,主持人从倪萍、董卿、李思思一路看过来,变化的是舞台和灯光效果,不变的是春节联欢晚会对于传统新春佳节的重要意义!

在这传统佳节到来之际,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全国限量发行的专属礼品—福牛春碗,无疑是将我们记忆中的美食与春晚情结联系到一起。

福牛春碗正面图

在官方介绍中,这款春晚限定周边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带队设计,从中国传统文化、图腾纹样、民俗民艺等多方面入手,展开“春晚”和生肖“牛”的造型设计创作。福牛春碗中的福牛造型取自牛的传统形态,代表了中国人踏实肯干,信念坚定,忠诚的精神!

福牛图案

在沿袭传统的陶瓷选料与烧制工艺基础上,力求突破与创新,高秋祥带领技术人员与设计小组共同研究、反复沟通,经过数月的研发、无数次的烧制与花纸修改贴制,最终在高骨质瓷上实现了釉下红的烧制工艺。

最终整套工艺流程复杂,要求工艺技法精湛,成品瓷百里挑一,弥足珍贵。每只“春碗”需经6道工序,5次入窑高温烧制,手工贴画、镶金,共计个小时才能成功烧制。

春碗的质地

“福牛春碗”外部底色为红色,装饰“福牛”图案,碗口内侧有金色花纹,碗口、碗托描有一圈金线,底部印有“总台文创”字样。

背面有“总台文创”字样

这次央视推出的“福牛春碗”以套装的形式呈现,除了一对碗之外,还有一双黑檀福牛筷。想想用这副碗筷吃饭,简直是干饭人的究极享受!

黑檀木筷子礼品盒全套展示

相信有这么一整套的春碗礼盒,无论是送人还是自用、收藏都是非常有纪念意义的。它预示着红红火火、大吉大利,它也是相伴生活左右的最朴实的“饭碗”,老人们总是希望子女有个“铁饭碗”,工作不用愁,端起这个饭碗一定也可以让你万事不愁,顺心顺意!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15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