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在三个幼儿园的经历,让我想对正在纠结
最近身边有朋友在给老二筛选幼儿园,她问我到底送普惠幼儿园,还是国际园,每天思考着这些问题,十分纠结。
我就在这里分享一下,我给女儿送过三个幼儿园的亲身经历。
第一家幼儿园
我女儿三岁整的那个春天,被我送进了离家步行10分钟的民办幼儿园,跟着比她大一届的孩子们,开始了新的生活。
当时选这个园也并不是多么喜欢,只有一个原因:离家近。
有一天我早上送孩子去幼儿园,女儿紧紧地拉着我的手,低着头,眼睛也不敢看老师一眼,贴着门边溜进去了。
我察觉不太对劲,就从那天开始每天亲子送,又旁敲侧击的问,也没问出什么结果。
我突然想起来幼儿园是有监控视频定时给家长看的,我就打开软件看了一会儿。
不看不知道,只见一个女老师一把揪住一个男孩,给拽了一个大马趴。
后来我侧面得知是那个男孩中午不睡觉,老师想给他拽到小床上。
虽然我也知道面对淘气的孩子,老师情绪会烦躁,但这样的做法,身为幼师实在不妥。
我也终于知道为什么我女儿总说班里老师特别严格。
我心里清楚我女儿是一个比较乖的孩子,她很敏感,懂得在老师面前的行为分寸。我决定先让女儿在那里混着,同时再了解一下其他的幼儿园。
我认为,换幼儿园要有充分的目标,要充分了解你的孩子和老师,否则只会徒劳无功。
第二年四月份,我们一家三口去了东京和我的日本好友相聚。
他们一家三口陪着我们逛吃逛吃,后来在饭桌上聊到了幼儿园教育。
好友眉飞色舞的夸奖她女儿的幼儿园多么让人满意,据说是在日本非常知名的幼儿园,园长的教育理念很棒,父母甚至在孩子一出生就要早早申请入园名额。
好友看我十分好奇,二话不说拿起手机打了个电话之后,就带我们去了这家幼儿园。
我现在还清晰地记得那个狭小的街道,不起眼的入口。简直让我难以相信的,那就是被日本主妇挤破脑袋送孩子去的幼儿园,但等我进去之后恍然大悟,无论是玩耍还是教学,都令我大开眼界。
(自由活动区,小月和一个日本男孩在玩游戏)
这里没有豪华的设施,只有根据孩子最需要的,摆设的最简单的、最天然的、最适合孩子的用品。
虽然幼儿园面积不大,但老师依然为孩子们设计了释放体能的空间,日常的教学活动包括了字课,数学启蒙,绘本阅读,植物和动物观察,日本文化(如茶道),户外游戏等等。
(幼儿园午睡的孩子们,和室内攀爬空间)
除了文化教学,老师们还会竭尽所能地引导孩子们建立良好的品格与性格。
从日常游戏到一日三餐,老师会让孩子们以小组的形式分工合作,孩子们会自行商讨组成团队,为其他的小朋友们分发餐食,整理碗筷等。
当孩子们发生冲突的时候,老师也会让双方到“冷静地带”沟通和解决问题,而不是全然的介入,评判,单方面的给予结果。
(“冷静地带”,指示牌:累计阅读的绘本价格换算成生活用品,阅读是财富)
在老师的教育理念里,只有孩子们自己学会沟通和相处,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社会人。
这一天结束后,我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决心要回去给孩子换幼儿园。
回到北京后我又去看家附近的其他幼儿园,和老师具体交谈,观察园内小朋友们的状态,但毫无收获。
在此我也提醒新手妈妈,尽可能的在孩子们正常入园的时间去探园,我曾经就在看一家年费10万的国际园时,看到老师吓唬孩子:“你再哭我就把你关屋里,不让你妈来接你。”
第二家幼儿园
偶然一次机会,朋友得知我的心事,便推荐我去她儿子的幼儿园看看,我欣然答应。
第一次见到园长的时候,从她的谈吐气质,分享的教育观念,特别是幼儿园的设计,就能感受到她是一个懂教育,温和有爱的人。
幼儿园内宽敞的运动房,室外的木屋,孩子们的艺术作品,我第一次在北京找到了符合我心意的理想中的幼儿园。
我决定给孩子换到这里!
(幼儿园室内的吊球,和室外的树屋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地方)
但是,一天往返四趟,两个小时在路上,家里两个老人的身体肯定做不到接送孩子的工作。
他们也极力反对给孩子换幼儿园,理由是太远,拖累我们的工作。
我和孩子爸爸商讨一个月后,他妥协了。因为我承诺自己亲自接送,不给任何人添麻烦。
我说服了全家所有人。
收获也意味着付出。
(老师带着孩子们在户外观察昆虫)
每天早上我叫好滴滴,7:30之前出门坐上出租车,把孩子送到幼儿园,我再打车赶到地铁站去公司。
下午三点之前我要把一天的工作做完,从北京市中心坐上地铁,再换乘公交赶往幼儿园接孩子。然后再叫好滴滴出租,带着孩子打车回家。
记得有一次中午正跟客户吃饭,突然接到幼儿园老师电话,说孩子身体不舒服。我放下电话跟客户说明情况。立刻赶往幼儿园。
就这样,我每天忙碌地穿梭在市中心和幼儿园之间。
我经常听到滴滴出租司机问我:什么幼儿园呀!至于您跑这么远!
虽然辛苦,但我眼看着孩子也来越快乐自信。
每一个老师都对他们视如己出,一般细致入微的照顾,观察引导,给予他们充分的信任和爱。
(在幼儿园外的树屋吊床上开心的小月)
老师们为孩子们设计了各种课程,户外足球课,奥尔夫音乐课,诗水彩布偶课,绘本阅读课。
还会带着孩子们亲手制作天然的饼干和面包。
在空气晴朗的时候,带着孩子们去附近附近的树林野餐做木工。
(在幼儿园附近的树林做木工)
(在附近的树林里感受季节)
附近的美术馆,各种各样的艺术展览,是孩子们经常打卡的地方,老师们会发给每人一张写生的白纸,就让他们放松地在馆内进行画画创意。
(在老师的带领下欣赏艺术,画画)
老师们会及时和坦诚的反馈孩子的问题,组织家长面谈沟通,孩子在园内的情况和在家的状态。
在我们的心里,他们既是老师,也像我们这些母亲的朋友们一样,他们了解孩子,因为他们自己本身也是母亲。
记得幼儿园暑假期间我带女儿去老师家里玩,之前我女儿刚看到园长的身影,就远远的跑过去一把抱住了老师那个画面让我至今难以忘记,因为极度敏感的他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才可以和一个人亲近的。
还有幼儿园的户外艺术课,他和小朋友两个人互相你推,我拽就是为了抢着拉老师的手,当我得知这件事那种欣慰满足是难以用言语形容的。
这也极大的说明了他们他们充分的孩子的接纳,理解和尊重。
就这样我女儿在这里度过了无比快乐的时光。
(和孩子们促膝聊天,倾听他们的内心。鲜花是对老师最真挚的爱)
可惜好景不长,原本美好的生活被疫情打断。
较大的成本开支使得迟迟无法恢复的幼儿园,不得不面临关闭。
我们十分惋惜,也只能接受这样的现实。
第三家幼儿园
疫情居家了一段时间后,也到了孩子该为小学做准备的年龄,我开始寻找有教学课程的幼儿园。
女儿有了被爱、被尊重所沉淀下来的自信和能量,我也比较安心的把她送进一个普通民办幼儿园。还算幸运,我们遇到了一个比较上心的主班老师。
这一年我女儿跟着幼儿园学到了不少知识,从拼音,生字,书写组词组句,再到数学的凑10法和破10法。
也因为这些知识打底,我女儿一年级入学后的上半学期学习非常顺利。
(五岁半的时候写的字词句子)
因为基础知识牢固,她在学校自信心倍增。学习专注,与小朋友们相处得十分友好,还特别热心地帮助老师分担班级的各项劳动。
每次家长会老师的反馈,都让我十分安心和欣慰。
所以,入学前的最后一年,幼小衔接的铺垫还是非常重要的。
三年的付出,其中的辛苦难以用一两句话来道尽,收获也是超过我能想象到的。
如果问我,在给低龄孩子选择幼儿园时,该以什么作为标准,那我的回答是:
valueandrespect!
是它让一个孩子的人格更完整,有动力走向学校和社会。
Hello~我是小月妈!
欢迎你来到我的碎碎念空间,与我一起在育儿道路上共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