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前烫碗真能杀菌消毒哪最有仪式感感觉

近日参加一个朋友家孩子婚宴,新娘是江苏人,来了几位娘家亲戚。饭店位于市中心,是一家比较高档的餐厅,许多当地人都把婚宴安排在这。婚宴在一楼大厅10人一桌,客人就座时,凉菜已基本上个差不多了。在10人一桌中,其中有新娘子那边家亲戚3个人,其它为男方家亲朋7人,准备开饭时,桌上的场面有点热闹,因为有人喜欢餐前“烫碗”,由此,让我想起了在全国各地看到的餐前“烫碗”习俗。在冀东一带,大概源于90年代中期,原来在外面吃饭,无论小吃部或是街边摊或是高档饭店,都是饭店提供餐具,后来,不知道从哪年开始,慢慢的变成了包装好的一次性的,而且是有偿使用,一次一元。无论你是孩子还是大人,无论你用不用,只要拆开都要扣除一元使用费。最初那几年,人们以为这种包装好的餐具很干净卫生,因为外面通常还印着许多大大小小的文字,注明是哪家餐具公司清洗的,看起来很正规。可是,后来渐渐发现,这些所谓消毒餐具并没那么让人放心,除了常有种浓烈的消毒水外,有时肉眼都能让人看到并不干净的细节。于是,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一次性包装餐具,变成了一种鸡肋,许多人由此养成了用前烫一烫习惯。所谓烫碗,其实是用热水“冲”。在河北唐山一带,就餐落座时,服务员会习惯给客人送上一小壶热水,有的水里也放点茶。当然,由于河北不产茶,茶叶是街面上卖的那种最为廉价的10元能买一袋的那种。好在河北人对喝茶没讲究,也少有识货的,水里放点茶叶其实是为了冲淡白开水的异味的。最开始当一次性包装餐具刚问世人们比较信赖,吃饭前都是顺手撕开那层薄膜然后直接用,直到现在,许多人依然选择打开直接用。不过,近年出现有些讲究的,在拆开餐具时,顺手把壶中水倒入水杯中,沿着杯子沿转一圈,然后倒入吃饭碗中,同样把碗中水沿着碗沿再转一圈,最后把筷子在碗里涮一下,这下,才算完成整个餐具的消毒过程。说到底,河北人的这种餐具消毒法,其实是用热水“冲,全程不用手,烫的时间很短暂,更不是洗,只是用那点水涮来涮去,有的一杯水要涮大大小小三个餐具,多的要四五件。河北人很会过日子,如果服务员先上来的是一壶茶水,好多想涮杯子的还不好意思涮了,说那茶水多贵呀,怕人家饭店不满意。因为,在许多人心中,人家给你端上来的壶水,压根就不是让你涮餐具的,而是喝的,而且服务员也是这么认为的。他们说餐具本身是花钱请人做了消毒的,用不着你再浪费水。会过日子的河北人看来,如果全桌人都这样涮餐具,10个人服务员上3壶水都不够,而且泼的满地都是水,这也是许多人选拆开就用的原因之一。以为河北有些人外面吃饭讲究,后来去全国各地特别留意下别的地方有没有这习惯,发现华北东北地区大部分人是拆开就用,只有少部分人会用热水冲烫一下。后来,去到广州,发现广州人烫碗比北方人大方多了,习惯喝茶的南方人,他们往往喜欢用端上桌的茶水烫碗,也让北方人开了眼界。最为讲究的,是一次去福建三明的几天在餐厅吃饭。第一天,和一个成都小妹妹一起去到当地一家餐厅就餐,点完菜后,一位福建大姐转身出去给我们端上来一盆滚烫的热水上桌,让我们2个看傻了眼。“这水是干嘛的?”,2个人几乎同时说出口,面面相觑。“难道是喝的?不对呀,怎么用盆端水,我们怎么倒杯子啊?”。后来直到服务大姐把第一盘菜端上桌问她这水是干嘛的时,大姐笑了,说,“这是让你们烫碗的呀”,把2个人逗乐了。原来,在福建三明这一带,吃饭前有烫碗习俗,他们是服务员先给端上一盆热水,让大家把餐具在里面烫一遍,然后再就餐。关于在外面吃饭先给碗筷消毒习俗,你认为真的起到消毒杀菌作用吗?为啥人们喜欢都先来烫一烫呢?在你看来,有这个必要吗?在我国,哪些地方还有饭前“烫碗”习俗呢?说出来听听。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723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