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幼小衔接工作指导手册之家长篇
本着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指引,以广泛传播正确的教育理念和科学教育知识为手段,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为最终目的,济南市编写了这本《幼小衔接工作指导手册》(以下简称《手册》)。
《手册》针对幼小衔接中涉及的教育因素,划分为幼儿园篇、学校篇、教师篇、家长篇四个章节,旨在引导教师、家长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发展观,并采取丰富多样的教育途径,实施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力求多方参与、密切配合、共同携手,为帮助幼儿顺利步入小学做好充分准备。
学校篇
四十一、为什么孩子满六周岁才能上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章第十一条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七周岁。不足龄的儿童在生理和心理上都不如学龄儿童成熟,由于年龄小,大脑的兴奋和抑制机能还不够完善,调节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差,很难坐在教室听一节35—40分钟的课,况且还需承担正常的作业。过早上学的孩子由于心理发育不成熟,不能很快进入小学生的角色,有些方面适应过程较慢,产生挫折感,自信心受损,会逐渐产生胆怯、自卑、不喜欢上学等状况,影响孩子今后的学习及人格发展。
四十二、“幼小衔接班”到底该不该上?
幼儿入学前,一些家长往往担心幼儿的知识储备不足,难以应对小学的学习,提前让幼儿学习小学知识,这种做法是不对的。如不遵循幼儿成长的年龄特点,很容易损害幼儿对学习的兴趣,此外,幼儿提前掌握了小学的学习内容后,如:拼音、百以内的加减等,容易使其变得不爱倾听、影响其专注力,降低学习质量。所以说,幼儿的学习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每个阶段该学什么、怎么学都是有方式方法的,而不应强加于幼儿,否则会适得其反。
四十三、面对幼小衔接家长应该持怎样的态度?
上小学是孩子成长中的一件大事,家长要理性看待孩子上小学的问题,不能单纯以上小学可以背书包、戴红领巾等表面现象吸引孩子,要通过参观、交谈等活动,正确帮助孩子了解小学及小学生的生活,激发孩子做一名小学生的愿望,从而形成正确的入学动机与学习态度。要以积极的态度去感染孩子,既不要过于紧张,也不要松懈,要激发孩子上小学的热情,全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