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下语文彩色的梦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中科爱心救助 http://weifang.dzwww.com/cj/201711/t20171127_16268082.htm

彩色的梦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盒、聊”9个生字,会写“彩、梦”2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大胆想象,仿写课文第2小节。

1

1

1

1.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会做梦,说说看,你做过哪些令你印象深刻的梦呢?(生答)不仅你们会做梦,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都会做梦,小草的梦是绿绿的,花儿的梦是红红的。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儿童诗《彩色的梦》。

2.指导书写“彩、梦”

(1)仔细观察,为了写好“彩、梦”,你有什么好建议?

(2)板书课题,教师范写,提示书写要点。

①“彩”:左右结构,左边“采”的捺变点,避让右边的“彡”;“彡”的笔画是纵向平行排列,间距均匀,第一撇和第二撇起笔上下对齐,第三撇稍长。

②“梦”:上下结构,上面两个“木”,靠紧竖中线;左边的“木”捺变成点收紧;右边的“木”捺画略舒展;下面的“タ”撇画略长,保证整体字的稳定。

(3)独立练写。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姿势,培养书写习惯。

过渡:“彩色的梦”是什么样的梦呢?

1

2

1

1.初读感知

(1)自读: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儿童诗,标出小节序号,碰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同桌互读,相互指正,互相教读。

(3)这篇课文是一首有意思的儿童诗,一共有几小节?(四小节)。请四个同学分小节来读课文。

2.认读生字

这四小节诗中藏着一些难读的生字词,你都会读吗?

课件出示:

铅笔盒聊天草坪葱郁烟囱一般精灵叮咛

(1)“小老师”教读,重点注意:“坪、精、叮、咛”后鼻音;“咛”的声母是“n”,不是“l”;“囱”是平舌音。

(2)开火车读

(3)检测小游戏:

a.找出后鼻音的生字(坪、囱、精、叮、咛)

b.字谜识字:一半朋友一半邻。(谜底:郁)一人一口,在皿上头。(盒)(拓展:“盒”字的字源,“皿”的演变过程。“皿”表示盛装东西的容器,用来放铅笔的叫铅笔盒。你还知道哪些装东西的盒子?药盒、饭盒……)

1

3

1

精读第一小节

1.齐读第一小节。(课件出示第一小节)

2.教师引导:这里“彩色的梦”是什么呢?(彩色铅笔)你是怎么知道的?

3.师生交流反馈。

(1)预设一:从“一大把”这个词看出来的。(指导朗读,读出“一大把”的多)

(2)预设二:从“有的长,有的圆,有的硬”看出来的。

发现这些彩色铅笔形状不同,有的长、有的圆;软硬不同,有的硬,有的软。

拓展:从颜色上说,有的(),有的(),有的()。

(3)预设三:从“他们躺在铅笔盒里聊天”看出来。

给“躺”换词,通过比较感受舒服。

引导学生想象这些铅笔躺在铅笔盒里会聊些什么。(点拨:早晨、上课……)

指导朗读,读出惬意、舒服、快乐的感觉。

(4)预设四:从“在白纸上跳蹦”看出来的。

跳蹦是什么?让你看到了怎样铅笔?

4.师生合作朗读:教师引读第一、三行,学生接读第二、四行。齐读第一小节。(指导朗读,读出铅笔的可爱)

精读第二小节

(1)小组合作,自学其他小节。

过渡:彩色铅笔给我们画出了许多多姿多彩的梦,有绿树红花的梦,有森林的梦,有小鸟歌唱的梦,有太阳的梦,还有水果飘香的梦,你喜欢什么样的梦呢?和同桌交流交流,再读一读。

①指名交流喜欢的小节。(学生喜欢哪一小节就交流哪一小节)

②品读第2小节。

a.教师引导:脚尖滑过,画了哪些彩色的梦?

b.学生读文,思考。

c.学生交流,相机板书:绿色的草坪、红色的野花、蓝色的天空。

d.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蓝得透明”是怎样的“蓝”?“透明”是什么意思?

(“透明”指能透过光线,蓝的万里无云,蓝的干干净净……)

e.指导朗读。

重读“大块、大朵、大片”和“绿、红、蓝”,读出画面之美。教师范读,指导读好“蓝——得——透——明”的停顿。学生互读,评议。

f.仿照以上句式,写一写,“脚尖滑过的地方”还有什么场景?

预设:脚尖滑过的地方,

大块的稻田,黄了;

大朵的棉花,白了:

大片的枫叶,红了,

红——得——像——火!

g.学生仿写,教师巡视指导,分享学生写的诗句。(配乐:学生一人读一句,连成优美的小诗)

1

4

1

因导师指导后修改多次,逐字稿部分环节与教学设计不一致。

一、导入

同学们,大自然中有好多事物都会做梦。小草的梦是绿绿的,花儿的梦是红红的,云朵的梦是白白的,天空的梦是蓝蓝的。

那同学们,你们的梦是什么颜色的呢?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儿童诗《彩色的梦》,伸出手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

谁能借助拼音读一读课题?彩的平舌音和第三声读得真到位,梦是后鼻音,齐读课题。

二、初读

彩色的梦是什么样的梦呢?同学们,昨天你预习过课文了吗。那老师考考你,这首儿童诗一共几个小节,没错,四个。这四小节诗中藏着一些难读的生字词,你会读吗?

请一位声音响亮的同学当一当小老师,其他同学跟着他读。后鼻音读得真标准,再来读一读——草坪、烟囱、精灵、叮咛。去掉拼音,你还会读吗?我们来开火车读一读,火车火车哪里开?这一组声音最响亮,请你们开。

词语读得又标准又响亮,句子是不是也能读的那么好呢?这个句子,谁来读。听出来了吗,她在哪里停了停——“他们”和“里”的后面,是啊,恰当的停顿能帮助我们把儿童诗读得更好听,这一组同学听得最仔细,奖励你们来读。第二句,谁来读?遇到逗号停一停,更有诗的韵味了,请女生读,女同学的声音真好听。难度加大,第三句谁敢来挑战,嗯,把前面的两种方法都用一用,真聪明,省略号可以读得慢一点,我们一起来读。

三、第一小节

刚才我们认识了生字词,读完了课文,现在你知道这里“彩色的梦”是什么了吗?彩色铅笔。课文中哪一小节直接告诉我们彩色的梦是彩色铅笔了呢?第四小节。

那诗中还有哪些词句也悄悄地告诉我们“彩色的梦”就是“彩色铅笔”了呢,请同学自由读第一小节,用横线划一划,想一想。

第一小节:

(评价语:哇,真细心!)

预设1:她是从“一大把”这个词看出来的,一大把是什么意思?这样是一大把吗?是啊,一大把就是很多很多,做一做一大把的动作,你能读出“一大把”的多来吗?指名读,她有一大把彩色的梦,谁能比她读得更多?我们一起来读,彩色的梦可真多呀

过渡语:你还发现了哪些词句也告诉我们“彩色的梦”就是“彩色铅笔”了呢?

(评价语:她有一双会观察的小眼睛)

预设2:她是从“有的长,有的圆,有的硬”看出来的。我们的孩子可真聪明,奖励大家和老师玩个游戏——对对子。老师对有的长,你对——有的短,有的方,有的圆,有的黑,有的白,有的粗,有的细。

在游戏中,我们就能发现这些彩色铅笔什么不同?它们长短不同、形状不同、软硬不同、颜色不同、粗细不同。

过渡语:还有没有和她一样细心的同学,也发现了其他词句?

(评价语:你可真能干!)

预设3:她是从“他们躺在铅笔盒里聊天”看出来的。彩色铅笔躺在哪儿?铅笔盒里。你有铅笔盒吗,拿出来看一看,老师这里有一个字,请你来猜一猜,它是铅笔盒三个字中的哪个字呢?盒,下面的“皿”表示盛东西的容器,上面像个盖子,用来放铅笔的叫铅笔盒,盒字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变成今天我们认识的“盒”字。

用来装饭的叫——饭盒,用来放药品的叫——药盒。他们躺在铅笔盒里聊天,舒服、懒洋洋的。想象一下,他们在铅笔盒里会聊些什么?(上课的时候,他们在聊小主人有没有专心听课。早上上学的时候,他们在聊今天有哪些事情要做……)多悠闲,多惬意呀,谁来读?请你来读一读。

过渡语:原来这么多词句都告诉我们“彩色的梦”就是“彩色铅笔”了,这下还有吗?

(评价语:真厉害!)

预设4:她是从“在白纸上跳蹦”看出来的,跳蹦是什么?蹦蹦跳跳的,让你看到了怎样的铅笔?调皮的、可爱的。男女生读。

四、第二小节

彩色铅笔在白纸上跳蹦着,画了哪些彩色的梦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边听便想象画面。

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景物——草坪、野花、天空。在彩色铅笔的帮助下,草坪、野花、天空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大块的草坪——绿了,绿的怎么样?大朵的野花——红了,大片的天空——蓝了,而且是蓝——的——透——明。伸出你的手,跟老师读——蓝的透明,这样读,天更蓝了。

老师会这样读,我想突出颜色的美,有没有不一样的读法?突出——景物的美(强调草坪、野花),突出——大块的、大朵的、大片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给你的同桌听。

孩子们,你看,一大把彩色铅笔聊着天,跳动着,来到了哪里?果园。瞧,脚尖滑过的地方,葡萄——(紫了),苹果——(红了)。第二小节中是大块的草坪、大朵的野花、大片的天空,那这是怎样的葡萄,怎样的苹果呢?大串的葡萄、大个的苹果。

这一大把彩色铅笔不仅走到了果园,还来到了田野、河流、森林,来到了许许多多的地方,让我们继续仿造第二小节写一写,写在语文书P44页第二题。

老师找到了不少小诗人,请刚才老师打了五角星的几位同学起立,请你们为大家读一读你的作品,老师来开个头——脚尖滑过的地方——大块的稻田,黄了;大朵的棉花,白了;大片的谷穗,弯了。接下来请同学们四人小组,也像我们刚才那样,读一读你们的小诗。

五、书写

当过小诗人,我们再来当当小书法家,《彩色的梦》中藏着今天我们要写的两个生字,为了写好“彩、梦”,你有什么想提醒提醒老师的?

老师根据刚才同学们说的内容,设置了三颗星,一颗星给结构,“彩”是左右结构,左宽右窄。

“梦”上下结构,上扁下宽,第二颗星给位置,左边“采”的捺变点,“彡”怎么排列呢?间距均匀,第三撇稍长。“梦”是上下结构,林写的扁一点,左边的“木”捺变成点;右边的“木”捺画略舒展;下面的“タ”撇画略长。打开语文书,写一个彩和梦,注意书写姿势。提醒书写姿势,反馈、改正、再写。

六、总结

好,同学们不仅能当小诗人,还能成为小书法家,老师奖励大家一起读首好听的儿歌。

是呀,彩色铅笔画出了绿的草坪、红的野花、蓝的天空,她还画出了哪些彩色的梦呢?我们下节课再继续学习。

教学反思

1.低年级教学要贯彻“阅读中识字”的教学理念,有“词”的意识。对于“蓝的透明”在教学过程中不够深入,可这样修改:

蓝的透明是怎样的蓝?(提供图片)

广阔的天空中一片云朵也没有,蓝的干干净净,蓝的万里无云,蓝的舒服……

2.过渡语略显生硬,评价语要更有针对性,对学生回答的反馈要有总结性、指向性,不要一直无效追问。当学生都从字的笔画位置上进行提醒时,这样反馈:刚才的同学都是从笔画的位置上来说的,还能不能从字的结构或其他方面来说呢?

3.最后连成一首小诗,要提供有逻辑关联的图片,或者分组来读小诗,把同一个季节出现的事物放在一起。仿写时要设置弹性要求:请同学们当一当小诗人,最少创作一句,写得快的同学,可以多写几句,连成一首小诗后,还能加上署名,这样就成为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小诗了!

图文:花生米的春天

欢迎交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272.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