炫打卡迎泽面食,碗筷之间的人间至味

地处山西中部盆地的太原,历来被视为山西面食的核心地区。“天下面食数山西,面食之都在太原”,这是古太原的“面霸”写照。

太原面食有不同的做法、不同的食材、不同的口感,经过一双双巧手和细密的心思,将日常点亮,温暖彼此。面食味道迥异,但幸福的滋味,却何其相同。

宜居的自然环境与历史人文,共同孕育了这里独特的面食文化。擀面杖、面粉、面案……面食的一切由传统而来,又讨着当下老百姓的欢心。热气腾腾的一碗剔尖儿,倒一口老陈醋,五指大的碗内盛放的,不只是人们果腹的食物,更是一代代太原人的饮食文化。

在众多拥有美味面食的地方中,只有山西被冠以“面食之乡”“世界面食之根”的美誉。

这可不是乱说的!因为单从品类上,山西就赢在了起跑线上。

讲到其他地方的面,可能有粗细宽扁之分,但在山西,面=剔尖、擦尖、揪片、灌肠、抿蝌蚪、鱼鱼、猫耳朵、栲栳栳……单单记录在案的就有多种!

全国其他地方的面都在吃面的调味、浇头或汤底上,而山西面食真正把面条放在了C位。

一切你能想到的烹饪技法,一碗面里全都能吃到:煎炒蒸、煮炸焖……

就连做面条的手艺,都能上升为一门行为艺术——抿、擦、压、揣、搓等技法,精妙如同小说中的绝门武艺。

而只有亲身到山西,见过师傅现场表演一场正宗的刀削面,才能懂古人诗中说的“弯弓闪闪千叶落,汤锅滚滚百浪淘”,绝非夸张。

太原这座城的历史浸染光阴,细碎的渗透在了迎泽区每一条巷陌间的美食里。太原的面馆,大多专精于某几种面,随便进一家店,都能拥有一次亲切的点单:选好面底,再选具体做法、加料……

太原面食店,“剔尖拨鱼实且华”

太原面食店,60多年屹立长盛不衰,并且兴旺如斯、宾客盈门,这在餐饮界不啻是一个传奇。

剔尖面,又称拨鱼、剔拨股,用筷子沿盘边剔面,剔出的剔尖中间圆、两头尖,筋软爽口,配上荤素打卤,吃起来又香又滑,十分可口。

豆面更像一块滑溜溜的果冻,吞下去时,哧溜一下,就落进喉咙里了!

吃到炒揪片时,香气太迷人了!又薄又小巧的面片,入味明显比整根面条更透彻,每一口都有肉香和焦香往天灵盖窜,简直上头。

老海子面食店,饼子配面,不饱不行

一碗面粉,无论做饼做面,都绕不开“踏实”二字,老海子面食店开店多年来,也正是如此,日复一日地蒸煮着迎泽味道。老人喜欢吃的玫瑰豆沙饼、葱花饼、油旋,小孩饱腹的麻将饼、辫子饼,“面”在这里以多种方式,慰藉着来往的行人。

浇肉面是柔与刚的碰撞。炖到软烂的茄子肉酱,铺在盘曲错节的手擀面上。

拌开时,每个卷曲的凹凸纹路,都裹上了油光。再配个肉丸、配颗卤蛋,真是快乐!

南海拉面,“阁唠唠”里藏着的味道

擦尖、拉面、炝锅面,配上地道的小凉菜和店铺特色鸡汤,是这家私房小店的“经典搭配”。装修、餐具、食材、环境,各方面都能体现出老板对这家小铺子的用心,用餐的食客大部分是慕名而来。如果想将“面”吃出品味,“南海拉面”值得一试。

高粱面做成的灌肠,配打卤不错。捣碎后,每一块都裹上卤汤,入口柔软,嚼起来却又脆又利落。

干煎灌肠,宽油煎出脆皮,竟然变得外酥里绵,好像成了糯米做的年糕一般。带着直白的油脂香,香得筷子都停不下来。

好灶头饸烙面,熬夜党的“碳水炸弹”

迎泽区24小时营业的面馆有不少,桃园路上的这家老店“好灶头饸烙面”,堪称“大哥”,“鱼头泡面”的味道,成为了这家店不断翻台的理由之一,“农家荞面饸烙”“特制莜面”让不少声称“不爱粗粮”的来客疯狂打脸。

吃法最多惊喜的,是莜面栲栳栳。上锅蒸完直接吃,本身柔滑劲道的质地,已经非常好吃了,还可以用筷子扯下几卷,在炒过的西红柿酱汤里滚过一圈,味道清新又雅致。

它也可以画风一变,和炸到脆硬的土豆片一起爆炒!两种碳水+脂肪的组合拳,真的很难不好吃。

对于大部分山西人来说,就算是本地的面馆,也不能真正代表山西。因为最好吃的面,永远都在自己家里呀!

来源:迎泽发布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855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