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闽菜店一开就是12年,Lonely

福州的老饕没有不知道藏在华侨新村里的宣和苑,有外地朋友来,宣和苑也基本上是带他们认识闽菜的必去之处。走过白玉兰树的斜坡,讲几句华侨新村的往事,在这里一开就是十二年的宣和苑,吃一餐闽菜,再去茶苑啜一杯岩茶,度过一个理想的午后就是这么简单。

宣和苑里有不少传统闽菜都有口皆碑,追其根本还是对食材的坚持。一碟凉菜用的是近1公分厚的鱼唇;做一盏最民间的福州炒糕,得拿土猪背膘熬猪油,找山区农户订滤过两次的土地瓜粉;几分钟炒一份糟香螺片选的是两年陈的红糟。为什么家厨东西好吃?是因为吃的人要求它好。替食客们提出要求,是宣和苑做闽菜最根本的出发点。

宣和苑的出品,十多年来坚持不放味精,而用自制高汤调味也是名声在外。刚开业时厨师采购来的5斤味精当场被扔掉,也是福州老饕圈子众所周知的。不放味精是对原材料和烹饪技术的一种考验,同时也是宣和苑对食材的理解再表达。正所谓,有味使其出,像是海产品天然带着咸鲜味,天然酿造的酱油有着浓浓酱香鲜味,每一样在地应季的原生态食材都有其动人的滋味,让食材融洽和味而至至味,是宣和苑选择不放味精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

品闽菜绕不过一盅佛跳墙,而一道菜经过历史变迁,无论谁做出的佛跳墙,和当年创制佛跳墙的大厨做的都不可能是一模一样的味道。不同时代的人都会按照自己的理解和体会来制作,因此制作出的佛跳墙都会有一些不同,这反倒是宣和苑所认为的趣味所在。

宣和苑佛跳墙坚持从选材、预制、煨制上沿袭传统,也在现代人的口味和饮食习惯中做平衡。

九种主材都是精选而来,像是海参选用的是日本关东参、鲍鱼则是干鲍,每样主材都会逐一根据各自材质不同,进行泡发或处理,再以最合适的火候进行预先煨制。底汤要求富胶质、口味鲜醇细腻,需要以老母鸡、番鸭等十味生态食材,三日慢工熬制。

在宣和苑吃佛跳墙,还有特制的荷叶糯米饭相佐。加蛏干、槟榔芋、干贝、香菇炒制糯米,以十年陈的绍兴花雕酒提鲜增香,香松的糯米饭配上佛跳墙,香醇不腻,口感滋味俱佳。

吃和喝是一样的,喝茶时大家都讲究环境,会在茶室里挂上书画,茶具的选择和礼仪等更是注重,正所谓“在喝不在茶”。宣和苑也将这些用在了餐厅里,餐桌上摆着大漆髹饰的餐垫,德化白瓷餐具每一样都是定制,墙上挂的是闽籍艺术家的画作,在美食中更有美的享受。

精功闽菜12载

闽味之酸甜家常味

如果说城市是有味道的,那么福州就是一种酸甜。酸与甜如何互为骨肉,丰满自洽,以甜提鲜,以酸解腻,共振出和谐滋味,在酸甜表象下,展开缠绵不去的余味,是一种家常中寻味真章。

荔枝肉_闽菜中最耳熟能详的一味。宣和苑的荔枝肉不追求形似、或荔枝入馔,而讲求本质,即肉质本身的弹性、鲜美,经过烹饪后,达到酸、甜、脆且肉质圆润的口感。

爆炒双脆_在做法上讲究刀工和火候,下刀要迅速而富有节奏,以保证猪腰鲜嫩、口感一致,还要求热锅快炒,保留海蜇爽脆,调味上更在酸甜中以白胡椒振奋胃口。可以说一道菜,食得闽菜刀工和调味之独特。

南煎肝_因在福州话中“南”与“两”的发音相近,也有“两煎肝”一说。南煎肝的传统做法有多种版本,宣和苑选用两次过油的做法,保证猪肝表层熟透,同时又使其口感更加嫩、脆。

闽味之红糟风味

糟香具有浓厚的福州地方色彩,对福州人来说也流传着“糟香思故乡”的说法。祖籍福州的大食家王世襄就对红糟别有记忆,他认为糟香不同于酒香,做出的菜有特殊的风味,绝不是酒能代替的。

淡糟螺片_除了考验对糟的使用,还非常检验刀工,螺片薄厚适宜,才有鲜脆可口。这道菜也是闽菜大师拿手之作,宣和苑自然也是不能错过呈现这道闽味传奇。

炸糟深海黄瓜鱼_黄鱼,福州话称“黄瓜鱼”,“瓜”是其简称,明代屠本畯在《闽中海错疏》中就有记载:“石首鱼,腌糟食之。”宣和苑选用深海黄瓜鱼,以红糟汁腌制后再以油炸,糟香四溢,鱼肉香酥脆嫩,呈现出上佳的“蒜瓣肉”质感。

闽味之汤汤水水

福州人认为多喝汤水有情义,福州菜淡爽清鲜,尤其重视汤的烹制,更有“一汤十变”之说。除了酸辣汤、青红乏力草炖猪蹄这样的传统味道,宣和苑也有独门滋味。

淮山露海蚌_闽菜海鲜首品。仅以“阔约大指,长及二寸”的海蚌舌和一盅鸡汤,就将闽菜的“清淡鲜脆”和“醇和隽永”呈现得淋漓尽致。宣和苑在传统鸡汤汆海蚌基础上,独创淮山露海蚌,在鸡汤中融入淮山泥,加入南瓜片,令羹汤口感更柔润,也以淮山药、南瓜助养脾胃。

红菇炖螺头_宣和苑独创,选用闽北高山正红菇菇蕾,滋补又保留红菇口感。以鸡汤为底,加入自然生晒螺头和淮山药。借红菇独特香气和螺头的鲜甜,令鸡汤鲜香又富隽永韵味。

清鲜、糟香、酸甜尝遍,小酒喝过,与友啜茶也是饭后必备,更是老福州待客之道。

出了32号小院,过一个小缓坡,就能抵达宣和苑在华侨新村的茶苑。院子没有形式上的堆砌,随处透出的自然气息都是经年之境:早些年种过菖蒲,一直到现在也都在打理着;水池中总养着山子,已经长出盈盈青苔;修竹四时青翠,是院子里一道翠绿的屏障,风过时簌簌声起。老木修葺的两间茶寮,分别落在院子一隅,室内仅是横榻陈几,点一支沉香,一瓯岩谷花香,春日听听雨声,又或夏日消暑,与友茶歇闲谈甚是惬意。

精功闽菜12载

?

?家园福利?

留言说说招待外地朋友,你的闽味必点菜单是什么以及原因

截止12月19日,HOMELAND君将挑选三位

各送出宣和苑12周年元代金券一份(无使用限制)

宣和苑

add_福州鼓楼区华侨新村32号

tel_

人均_元+

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616.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