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俗语三物进宅,无灾也有祸,啥意思哪三
中国人的传统思想是:事事皆定数,祸福总相依。一方面认为吉凶的发生有必然规律,定数是事物内部的逻辑关系;另一方面认为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趋利避害,促使利益最大化。人们用朴素的辩证法知识传递着自强不息的精神,传递着面对艰难困苦时的态度:吉凶的发生不能避免,但能通过采取各种措施减小损失,提高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经过数千年历史传承,古人把生活经验用俗语形式表达出来,指导人们用已有的经验来规避问题,提高幸福指数。日常生活中,人们知道镜子摆放不对床,床不能放置在横梁下,房屋修建要东高西低,却不知道原因。这些其实都是古人的经验,看起来没有道理,实际上蕴藏的都是先辈们的智慧精华。
本文章中讲的俗语:“三物进宅,无灾也有祸”是人们在生活中的实践经验,三种东西不能进到家宅里,出现时要及时扔掉,不然就有各种祸患。不同地区人的看法不同,具体要结合当地的说法,要辩证对待,针对问题分析,不能盲目相信。
枯萎花草不进宅
我国传统社会,达官显贵家族的庭院动辄几百上千亩,居住在深宅大院,都能体验到山水田园风光。当时社会中,人们总结出适合在庭院中种植的树种,象征着红红火火生活的石榴树,象征着富贵显达的桂花树,象征着诸事顺意的柿子树。进入到现代社会,平房改成楼房,四合院改成三居室,种树成为人们的奢望,只能在家里种植花花草草。
花草种植能丰富现代人的生活,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一方面种植花草能增加人们的运动量,给三点一线的生活增加趣味性,避免单调的生活让人失去信心。另一方面种植花草能改善居住空间环境,提高房间内空气质量,营造出安心舒适的居住环境体验。除此以外,选择合适的花草还能改善心情,让单调压抑的生活变得逸趣横生。
虽然花草能改善提高生活质量,但有枯萎的花草时要及时扔掉,主要原因有二:一是花草枯萎以后,观赏价值就大打折扣,摆放在家中影响人们的居住体验;二花草枯萎以后,容易成为蛇虫鼠蚁滋生的地块,是房屋里藏污纳垢的区域。因此,家里有花草枯萎,不能置之不理,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清除。
破碗筷不进宅
碗筷看似简单,实际上能传递出人们对生活的态度。破碗筷不能进宅的原因有二:一破碗筷是穷困潦倒。富贵人家用的是金筷玉碗,普通人家用的是木碗筷,乞丐用的是破碗筷。家里有且在使用破碗筷时,说明经济入不敷出,生活窘迫。二破碗筷是生活态度。懂得生活的人,懂得让生活更精致,连碗筷都不重视,说明没有对生活的热情与激情。
现代社会中,基本没人愿意再使用破旧碗筷,家里有破旧碗筷时要选择合适的方式处理。当家里有破旧碗筷时,要坚持三大原则:一是及时处理。破旧碗筷不能长期放置在家中,碗筷破损要及时扔掉,不能因怀旧而保留。二讲究程序。不同地区扔破旧碗筷时有不同讲究,通俗的做法是用红布包裹住碗筷,选择没人的地方扔掉。三安全至上。扔破旧碗筷时,不能随意扔,选择位置前提是不影响别人身体健康,破旧碗筷有割破身体的风险。
家庭里拥有赏心悦目的碗筷不止是满足生活需求,还能彰显人们的生活态度。假设家里有客人做客,看见破损的碗筷,就餐的心情将大打折扣。碗筷看似是简单的工具,实际上却是家庭和单位的门面,想拥有幸福美满的生活先要拥有高端精致的碗筷。
破鞋不进宅
现实生活中,经常能看到长辈把年长孩子的鞋送给年幼孩子穿,这样真的好吗?答案是否定的,一方面鞋是贴身穿的,送给别人来穿有不尊重别人的嫌疑,有直系血缘关系就没问题;另一方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体质,穿别人的鞋有可能染上脚气。旧鞋不能进人,同样的破鞋也不能进宅,家里有破鞋,要及时扔掉。
人们家里有破鞋时,要及时处理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我国传统文化中,破鞋代表的是不和谐的家庭关系,放置在家庭寓意不佳。另一方面鞋的谐音是邪,送鞋的谐音是送鞋,表达的意思是把家庭里不和谐的东西送出去。结合以上的点,把旧鞋送给别人就是很不合适的行为,按照传统文化的说法是损人利己的做法。
相比碗筷的处理,破鞋的处理方式很简单,直接扔掉就行,要注意的是要进行合理分类,不能胡乱扔鞋,破坏环境。根据相关研究表明,鞋主要组成元素进入自然界很难被降解,且制约着现代农业发展。
虽然说俗语有夸大的成分,这三类东西在家里不扔掉没有太大实质影响,却能在心理上给人们造成巨大负担。因此庭院布置过程中要坚持三大法则:一是美观和谐至上。庭院和房屋的装饰要讲究美观,不能破坏房屋的整体美感,不能求新求异,只追求潮流和时尚。二是遵循传统习俗。我国民间庭院和房屋装饰有自有法则,要尊重老辈人的说法,听取意见。三具备创新意识。美观和谐的基础上,遵循传统文化的前提下,创新装饰房屋,形成别具一格的特色。灾祸的发生自有规律,但人能通过主观能动性避免,房屋带给人的体验同样是这样,房屋带给人不良的体验自有规律,但只要遵循基本原则就能避免。
结合当下社会来看,房屋的装修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枯萎花草、破碗筷和破鞋只要利用好,就能锦上添花。最后想说:庭院和房屋装饰无小事,点滴的装饰就关系到家人的幸福指数,别小看点滴改变带来的影响。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2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