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英烈,陈赓义子九斤半,牺牲于长征途中

陈赓大将有四个儿子,长子是他的第一位夫人王根英生的。年5月,陈赓与王根英结婚,陈赓24岁,王根英20岁。

那时候的陈赓,已经上过黄埔军校,参加过东征,救过蒋介石的命,还去苏联进行了特工培训。

那时候的王根英,在上海一家纺织厂已经当了几年女工,上海历次工人运动都有她的身影,她已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比邓颖超大姐还早入党数月。

年4月,陈赓任新成立的中共中央特科情报科科长,王根英作为助手,参与多次传递情报、掩护同志等地下工作。

年,王根英生了一个男孩,取名陈知非。王根英与陈赓及爱子陈知非在上海过着甜蜜的家庭生活,同时也是紧张小心的潜伏生活,陈赓化名王庸,用商人身份做掩护,王根英表面上就是穿旗袍烫头发的王太太。

年3月,因为顾顺章的叛变,陈赓被捕,王根英将陈知非寄养在父母家中,全身投入到营救陈赓之中。

陈赓被顾顺章用遍了酷刑,受尽折磨,始终不肯答应顾顺章要求他声明脱党的要求,就在顾顺章想把陈赓除掉的时候,宋庆龄敦促蒋介石释放陈赓。

因为是蒋介石的学生,又救过老蒋的命,老蒋一直等着陈赓回头,也不舍得让他吃苦受罪,但无论蒋介石怎么劝降,陈赓都表示坚决跟随共产党。

蒋介石无奈,又把陈赓交给顾顺章,顾顺章也不敢再审讯陈赓,每天好吃好喝供着,花园洋房住着,一拨拨国民党大佬,仗着是陈赓黄埔时期的同窗,都来劝降陈赓,说校长如何器重,前途如何光明等等,陈赓都不为所动。

陈赓积极生活,锻炼身体,吃得好睡得好,但仍坚持穿自己受刑时的衣服,白衬衫上都是血迹,裤子都是被鞭打后的道道裂痕。

他用这种行为控诉国民党对共产党的残酷镇压,表明自己的坚定立场。

国民党当局相当于在软禁陈赓,还是没有给他自由,共产党方面则想方设法营救。

宋庆龄继续向蒋介石抗议拘押陈赓的做法,她要求去探望孙先生的学生,还说替陈赓的夫人和孩子拥抱一下受苦的陈赓,在这个过程中悄悄传递了情报。

情报是王根英写的,她要陈赓穿特定的服装到特定的剧院去看戏,借机营救。但这一切被老奸巨猾的顾顺章利用了,王根英没进入剧院就被特务认出被捕了。

陈赓被捕4个月后被我党地下工作人员营救出狱。年8月,陈赓到达中央苏区根据地瑞金,任红军彭阳步兵学校校长,白天他给学员们上课,晚上向党组织汇报自己被捕后的情况。这是正常程序,陈赓非常理解组织原则。

王根英被捕后,遭到威逼利诱、严刑拷打,她和丈夫一样毫不动摇,坚守党的秘密,直到年才被释放。

陈赓一切行动听从组织安排,在瑞金当步兵学校校长,学员们几乎都是红军中的英雄,红军是穷人的队伍,很多战士文化程度并不高,甚至不识字。陈赓上过军校,留过洋,知识丰富,头脑灵活,参加过东征,当过情报科科长,见多识广,几乎没有什么事是他不会的。

在课堂上,他讲解军号的知识,示范军号的吹法。他在黑板上手绘地图,讲解中央苏区的位置及周围环境,这一切,课堂上的学员听得津津有味,也吸引了一个孩子趴在窗子上偷听,下课后,这个孩子在课桌上学着画地图。

从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对知识的渴盼和对陈赓的崇拜。

陈赓问他多大了,他说十好几了,陈赓说他顶多12岁,那孩子低下头不再分辩。那个年代,孩子吃不饱,发育不良,12岁的小孩看上去只有七八岁。

问他名字,他说叫九斤半。为了安葬娘,他把自己换了9斤半稻谷,从此以后别人都这么叫他。

九斤半的父亲也被白匪军杀害了,陈赓听得很心疼,说:“那你就是孤儿了?”

九斤半说:“我才不是呢,红军救了我,红军就是我的亲人。你是不是特会讲故事?我看你每天晚上都去给别人讲故事,你能给我讲吗?”

陈赓苦笑着说:“我会讲故事不假,但我每天晚上可不是去讲故事,因为我被白匪军抓过,我要向组织交待清楚那一段时间发生的事。”

孩子继续让陈赓讲故事,陈赓一方面真心疼爱眼前这个小孩,一方面想起了自己流落在外的儿子陈知非,他也有九斤半这么高了吧?

九斤半想当红军,陈赓说:“红军里可都是英雄啊,你会什么?”

九斤半说自己啥都会,接着表演一套武术,但是他岁数太小,个头太矮了,陈赓就逗他,让他叫自己爸爸。

那孩子倔强地说:“等你让我当了红军,我才叫你爸爸。”

陈赓马上答应一声:“唉!”他在享受被叫爸爸的感觉,这不是占孩子便宜,也不是耍贫,他是真的把九斤半当成了自己的儿子。

九斤半急得纠正:“不算不算,等我成了真正的红军,我才叫呢。”

年10月,中央红军第5次反围剿失败,被迫转移,开始了里长征。为了保障中央机关的安全,保护照顾好董必武、徐特立等老干部,中央特意成立了干部团,陈赓任干部团团长,宋任穷任政委。

长征开始前,陈赓把九斤半悄悄托付给当地老乡。

年1月,红军到达贵州遵义,召开了著名的遵义会议,陈赓率领干部团担任了会议的警卫任务。

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进行了四渡赤水等著名战役。关键时刻,陈赓率领干部团连续打击敌人的猛烈进攻,保卫了党中央的安全。陈赓率领的干部团成功抢夺占领皎平渡,全军几万人跳出了国民党几十万大军的包围圈。

红军离开后,九斤半的魂也被红军带走了,他悄悄跟着红军队伍,又与陈赓见面了,身后别着一把大刀,是陈赓为他制作的木头刀。

见到九斤半,陈赓又惊又喜,一把抓住他:“小兔崽子,拿把木头刀也想冒充红军?”

“有本事你送我一把真的。”九斤半内心对陈赓深深依恋,但他总是嘴很硬。

红军长征,爬雪山过草地,要躲过敌人的轰炸和围追堵截,还要承受饥饿和缺医少药的艰难困苦。

九斤半,那个弱小的身躯,顽强地跟随着红军大部队,陈赓怕他走不动,让他和自己同骑一匹马。

九斤半说:“我能走得动,我还能追上你的马呢。”

说着就跑起来,刚跑几步就跑不动了。

陈赓做为干部团团长,长征途中需要他照顾的人太多了,九斤半也从不打扰陈赓。

有一天,警卫员跑来急切地说:“团长,九斤半不行了。”

陈赓急忙往回跑,看到九斤半靠在一棵树上,他对陈赓说:“我怕是走不出去了,很多次,我都想叫你一声爸爸。”

陈赓知道九斤半这是饿坏了,很多红军战士都是因为饥饿没能走出去。他急忙翻看九斤半的干粮袋,里面没有青稞面,只有一根牛骨头,一根被舔舐得干干净净的牛骨头,一根布满了牙印的牛骨头。

此前,陈赓不止一次看见九斤半把干粮送给别的伤病员吃,他的干粮袋看上去总是鼓鼓囊囊的,原来那里面一直装着的就是这根牛骨头。

实在饿了,九斤半就背着人掏出骨头舔一舔,啃几下,那骨头上哪里还有一丝油和肉呢?

九斤半,这位小红军就是这样倒在了长征的路上。陈赓含泪葬了九斤半,把自己的战刀立在坟前,把自己的军帽戴在了坟头上,而把九斤半一直不离身的木头刀留在身边珍存。

在陈赓的心中,一直把九斤半当成自己的儿子,此后他在给别人说起九斤半时,也是父亲般的疼惜,说他有个儿子在长征时牺牲了。

陈赓与王根英的儿子陈知非,自四岁起就随同外公外婆生活,陈赓夫妻为了革命也一直聚少离多。

年10月19日,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胜利结束了长征。土地革命时期,陈赓在多次战役中立下赫赫战功。

而王根英自年被捕,一直到年抗战爆发后,在周恩来等人的帮助下才得以离开国民党监狱,到陕北与陈赓团聚。

很快,王根英就服从组织安排去延安工作,夫妻俩再次分开。年1月,陈赓在执行战斗的途中偶遇王根英,那竟是他们夫妻的最后一次见面。年3月8日,王根英牺牲在日军对一个村子的扫荡中。

3年后,陈赓与傅涯结婚,此后生了三个儿子、一个女儿。陈赓的五个子女,都是我党我军杰出的人才,但陈赓的心中,还有一个儿子,就是从不知道名字的九斤半。

每逢年节,陈赓都会多准备一副碗筷,那是属于他那个儿子,那个牺牲于长征途中的九斤半。

参考资料:《陈赓大将》,图片来自网络和视频截图,如有侵权,告知作者删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196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