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的教育middot特别的爱

送教上门是促进特殊儿童全面发展,帮助特殊儿童更好地融入社会的基本途径,是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均衡、公平的重要体现。两年来,安宁市特殊教育学校老师们一直奔走在为特殊儿童送教上门的路上,为适龄重度残疾儿童和少年送上一堂堂感知多彩世界的暖心课,享受到和同龄人一样的学习生活。

一大早,安宁市特殊教育学校老师们就来到金色佳园二期小区进行送教上门。

一进家门,老师们就开始了紧张的送教工作,向家长详细了解孩子一个月以来在家的康复训练情况和认知情况。

老师叮嘱道:“在家里也要给孩子做认知练习,可以让孩子辨认一下碗筷、杯子、勺子等日常用品,吃饭的时候也要告诉孩子吃的是什么,要经常练习穿衣服。”

听着老师的叮嘱,家长回答道:“一直在给孩子练习,吃饭也会告诉他吃的是什么,平时穿衣服也有让孩子练习,但还需要人协助,帮他穿的时候也学会了配合。”

此次送教上门的孩子叫小燃(化名),已经11岁,是一名脑瘫并带有癫痫的残疾儿童。小燃还有个17岁的姐姐,也是一名带有癫痫的残疾人。家中由于有了两个残疾孩子,加之父母是失地农民,只能靠打点零工维持一家生计,还要承担孩子的大笔医疗费用,非常困难。但是10多年来,家中并未放弃对两个孩子的教育,仍然辗转寻找能够接收的特殊学校。

小燃妈妈

老师们了解完一个月来小燃的康复情况和认知情况后,便开始了授课。两位老师跪在地上耐心地帮助小燃进行训练。

老师反复让小燃看、听、摸和抓取小球。几遍之后,让小然适当休息后,再继续训练。

安宁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尹涛

尹涛介绍,对每个送教上门的学生都会进行教育诊断和课程平衡,会进行个别化教育计划,每个学生的侧重点不一样。像小然由于注意力和认知水平的缺陷,更多偏向康复训练类,主要要围绕粗大动作、精细动作和注意力三个方面进行,部分能力好的学生,在他们认知能力的基础上教一些学校里的文化课程,进行生活自理方面的训练和康复训练。

安宁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

老师们在帮小燃完成全部课程后,便对家长进行培训指导。

老师认真耐心地告诉家长接下来一个月还要找一些彩色小球加强小燃的抓球练习和听声音练习,提升小燃的主动性和注意力,还要加强自己穿衣服的训练……无论对孩子还是对家长的每一项培训,都是那么专业、事无巨细。

小燃妈妈

两年来,每次看到送教老师,小燃妈妈是这样的感受。

经过两年的送教上门,小燃目前的粗大动作和认知水平有了提升,有了主动表达自己需求的意识和简单话语。

虽说送教的时间是每个学生一个半小时,但是当天全程送完教已经是两个半小时。两位老师一直跪在垫子上陪着小燃练习,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安宁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尹涛说:“看着学生每一次都有进步,心里面挺开心的。”

看到老师们要离开,小燃的姐姐兴高采烈地跳起了舞蹈表示对老师的感谢。

看着小燃一个月比一个月变好,妈妈心中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小燃妈妈

自年9月以来,安宁市特殊教育学校持续派出6名教师,对3名因残疾严重而不能到校的特殊儿童进行送教上门。

安宁市特殊教育学校副校长王飒

全媒记者:李艳梅佟怡海达马方洁(文/图/视频)

美编:魏圆审核:白海王标

发布:安宁市融媒体中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79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