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宣传月幼小衔接指导手册来了,
静
待
花
开
幼小衔接是幼儿园与小学两个教育阶段平稳过渡的教育过程,也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大转折期。疫情当下,如何家园携手帮助孩子们顺利地度过特殊时期?结合幼儿居家的实际情况充分挖掘身边的教育资源,我们从心理准备、习惯准备、物质准备方面整理了一份幼小衔接指导手册图集,一起来看看吧!
Part01
心理准备
(一)对小学充满期待
愿望和兴趣是做好事情的前提和关键,父母需要让孩子知道自己马上要成为一名小学生了,从内心感到自豪。
千万不要“上学就要吃苦头”来吓唬孩子,而是要说一些欣赏与鼓励的话,比如:“你真的长大了”“你越来越像小学生了”,这样会让孩子觉得上小学很光荣、很自豪。
(二)对学习充满兴趣
求知,是每个孩子的本能,孩子的好奇提问就是他们主动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父母需要保护孩子的求知欲,引导孩子独立地思考,这份思索探究的习惯就是对学习最好的兴趣。
Part02
习惯准备
(一)生活自理能力
1.能够有条理的收纳整理
让孩子学会自己整理物品,不仅是生活自理能力的表现,更是责任心的培养。父母可以为孩子设立自己专用的物品、空间和抽屉,允许孩子将房间物品弄乱,但要自己收拾打扫整洁,经常要求东西放在指定的地方,自己洗袜子等力所能及的事情,提高自我服务的能力。
2.适应小学的作息
培养孩子良好的睡眠习惯,养成准时睡觉和按时起床的好习惯,这是适应小学作息的最佳方法。
3.能够承担家务
让孩子参与家务不仅是良好生活习惯的一部分,也是培养孩子责任感的好途径,小到拿碗筷、独立扔垃圾都需要父母的日常培养。
(二)学习习惯培养
1.观察力
观察是孩子认识世界的基础,是孩子发散思维的触角,父母可以在平时生活中引导孩子边观察点思考,还可以通过游戏培养孩子围绕一个目的或者一个问题仔细观察。
2.专注力
小学一节课的时间要比幼儿园长,需要孩子有一定的注意力集中的能力,宁愿孩子专注10分钟,也不要三心二意的一小时,不随意打断孩子的游戏,与孩子共同做完一件事情都是培养孩子的专注力的好方法。
3.记忆力
一年级写个字,认个字,拼音,课文背诵全靠记忆,父母可以平时带孩子玩一些记忆力小游戏,比如联想词语配对,还可以从生活细节中入手,如睡眠质量、饮食习惯等帮助孩子提高记忆力。
(三)行为习惯培养
1.培养责任意识
责任意识培养包括两方面,一方面完成任务和责任,另一方面承担后果和负责任,二者同样重要。
2.时间管理意识
儿童初步的时间观念是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如几点该干什么,还有多长时间该干什么等,父母可以通过计划表或作息时间表让孩子知道自己下面要做什么,培养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
3.疫情期间个人卫生意识
特殊时期,我们更应该向孩子传递卫生习惯的重要性,勤洗手、不轻易用手碰鼻子眼睛、不吃不适的东西,包括有的孩子喜欢咬铅笔等都需要纠正。
(四)人际交往
1.语言表达
①自我表达
孩子的社会互动依靠表达,父母可以在平时多鼓励孩子发表自己的想法,培养孩子能够清楚流利的表达自己的意愿。
②学会面对矛盾冲突
小学阶段7-9岁是孩子自我意识发展非常浓烈的时期,他们之间开始有竞争、有比较、有分歧,良好的情商和沟通、应变能力对他们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家长们不妨多带孩子多多认识些不同年龄的伙伴,消除孩子易胆怯、易畏惧的心理,培养孩子开朗的性格和良好的沟通能力。这样,他们才能积极对应充满变数和不确定性的小学集体生活。
2.合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合作
引导孩子学会分享与合作,在遇到矛盾和冲突是,学会换位思考,调整自己的行为,这样的教育不仅让孩子现在收益,对孩子未来进入社会都大有帮助。
物质准备
(一)学习环境准备
在孩子入小学前建议准备好一个独立的书房,让孩子有个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让孩子拥有属于自己的独立天地。
(二)学习用品准备
对于学习用品的准备过于花钱的东西,孩子弄丢弄坏很可惜,复杂的用品孩子不会用,千万不要不惜一切代价购置高档学习用品,这不仅会引起孩子不健康的优越感和炫耀心理,还会容易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小学老师建议的学习用品准备和相关要求:书本封套(每本都要套封套)、HB六棱铅笔,每天卷好5支左右写好名字放书包里,戴好笔帽;卷笔刀(放家里),学校每个讲台会备好一个。长方体绘图橡皮(不要圆的,容易滚动)。尺子一边直的,一边带曲线的便于孩子划线。笔袋、书包、垫板不要花哨,简单实用。水杯不要玻璃的,贴好姓名。
“从幼儿园到小学不是翻山越岭,而是童年生活的一种自然延伸和过渡”。从孩子进入幼儿园的第一天与小学的衔接教育就在发生,幼儿园的教育是完全能够帮助孩子做好幼小衔接的,也是最适合孩子的衔接教育。
小池中心幼儿园(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1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