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精不仅伤身还致癌不敢吃味精的人都看看吧
味精怎么“混成”这样的
NEW
味精作为一种增鲜剂,在我们小时候经常食用。据统计,我国成年人曾每天平均摄入一小勺味精,但现在,很多家庭渐渐不用它了,在外面吃饭时,也常会质疑“是不是放了味精”。
究竟发生了什么?问了一圈周围人,答案都不约而同地指向一个词——致癌!近年来,“味精致癌”的言论充斥眼球,让很多食用味精的人纷纷开始弃用。
NEW///
日本化学家池田菊苗注意到妻子做的海带黄瓜汤特别鲜美,经过研究后从海带提取出了谷氨酸钠。随后,他将谷氨酸钠做成鲜味剂,取名为“味之素”,获得了专利。
中国工程师吴蕴初研究了“味之素”里的谷氨酸钠,想办法自己提炼出来,这就成了人人都在用的中国味精。
一名叫赵浩民的美籍华裔医生给新英格兰医学报寄了一封信,写道:他每次在美国中餐馆用餐后,脖颈后面都会出现麻痹感,伴随心跳加速、体力不支。而原因可能是因为中餐馆使用的味精。
后续
此言一出激起千层浪,传言迅速流传开来,人们也开始害怕,拒绝吃中餐,以至于各个美国中餐馆被迫打出广告,声明“不在菜肴中加味精”
味精真的这么罪不可恕吗?
味精“受冤枉”史
味精加热后分解致癌物?
谷氨酸钠加热到℃以上时会产生焦谷氨酸钠,很多人认为它具有一定的毒性,甚至致癌。但焦谷氨酸钠对人体是无害的,不仅毒性极低,而且并不会致癌,它同样不在“致癌物名单”中。
甚至有科学家经过实验研究,发现焦谷氨酸钠还能提高人的记忆力,味精加热到℃时才会分解破坏,味精、鸡精在一般烹调条件下性能是稳定的,不用担心变质有毒的问题与谷氨酸钠不同的是,焦谷氨酸钠没有鲜味,这也是建议临出锅前再放味精的原因
TEST
WHO确认安全
年,联合国食品法规委员会(CAC)把谷氨酸钠归入推荐的食品添加剂的A(I)类(安全型类)。
美国FDA确认安全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将谷氨酸钠归于“公认安全”的范围内——专家认为这种调味品/添加剂非常安全,可以不受《联邦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案》中食品添加物残留容许量的限制。
中国确认安全
年,我国完成了味精的长期毒理试验,试验得出与国际上一致的结论,即使用味精是安全的。
味精是化工合成的吗?
让食物变得有鲜味的成分谷氨酸除了味精它还存在于很多天然的食物中含量较高如番茄、鱼、蘑菇、玉米等等。
实际上谷氨酸钠就是从这些食材中提取的最早谷氨酸钠就提取自海带。
现在生产味精的技术已经十分成熟发酵法造价便宜,产量大是目前生产味精最主流的方法并不是大家想象中的人工合成发酵的原料比较多用到的淀粉或糖蜜经过谷氨酸发酵菌发酵生成大量的谷氨酸味精的生产本质上和酱油、醋、料酒是一样的很多家庭选用耗油等调味料替代味精,其实配料表中一般也都会有谷氨酸钠
为什么吃了放味精的菜
会口干头疼
除了鲜之外,味精、鸡精还回带有咸味,这是因为它含“钠”味精——谷氨酸钠,含有“钠”食盐——氯化钠,也含有“钠”人体对钠的安全摄入量为~毫克而食盐的钠含量为40%所以食盐的安全摄入量是2.5~6克
图片来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因此中国居民膳食宝塔建议,每人每日食盐用量应低于6克为宜,如果在炒菜时,放入盐、味精、鸡精、酱油等诸多含钠调料,钠含量就很容易超标,口唇麻木、心跳加快等,其实都是钠代谢异常的症状。
所以,虽然味精不致癌,但是还是千万注意适量、少用,尤其是不要一堆调料一起放,放了味精又放盐,或者放了味精又放酱油等等,很容易钠超标
资料来源: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图片来源:摄图网
▇更多好玩有用的健康视频
欢迎打开抖音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