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边卖早点的都在碗外面套个塑料袋,盛的都

北京痤疮诚信医院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89204368658288694&wfr=spider&for=pc

关于“街头早点用塑料袋装滚烫稀饭”这个事儿,我一直就想说道说道,就是那种很“膈应”的感觉,不吐不快。写之前,我也做了一些调查,收集了一些相关的资料,以求尽可能客观、科学、详尽地分析一下这个事情,当然最终的目的,还是让大家能够了解里面的实情,能够正确地应对这个事情。街边卖早点的都在碗外面套个塑料袋,盛的都是滚烫稀饭,安全吗?

一,用塑料袋装早点,最初给人的印象,还真有点高大上

用塑料袋装早点,这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事情,这话要慢慢说。在以前物质条件不好的年代,别说用什么装早点了,就是出去吃顿早点,对于普通家庭来说,也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对于这一块,年轻人是没有什么感觉的,但是对于70后或者年龄再大点的,深有体会。

以前穷啊,天天在外面吃早点肯定没那个条件啊,有些70后甚至是80后,小时候的梦想就是长大了天天吃方便面,跟吃顿早点的感觉是一样一样的,直到后来条件好了,确实能天天在外面吃上早点了。

但是原来装早点的器皿,稀饭、粥一类的流食,基本上都是用保温桶,甚至是用暖水瓶,包子、油条一类的,都是用那种草纸包起来,小麻绳一扎,就拎回家了,不嫌麻烦的,就端个小筐子过去,直到后来出现了塑料袋。不过说实在的,当时出现的这个塑料袋,往碗里一套,还真给人一种高大上的感觉,原因很简单,以前哪见过啊。

二,这些装早点的塑料袋,到底是用什么做成的

对于这些塑料袋,我先是查找了与之相关的资料,见下图。找到的资料里显示,常用的生活塑料袋,从成分上来说,大致分为两类:1,聚氯乙烯合成的;2,聚乙烯、聚丙烯合成的。资料里显示,第一种有毒,不建议装食品,第二种相对安全,可以装食品。

但这只是一个化学名称的解释啊,普通人看不懂、也没法分辨啊,说白了这个解释对于普通人来说根本就没用。机缘巧合,我认识一个懂行的朋友,就这个问题专门问了他,毕竟,专业的事情还是要有专业的人来回答。

这个朋友原来在东北的一个工厂里从事过吹塑工作,“吹塑”是个文词儿,说白了就是做塑料袋的,哈哈。他原来打工所在的工厂,位于东北的一个塑料袋生产基地,当地的大大小小的工厂,基本上都是生产塑料袋的,成了一个基地了,他在那里干了十多年,对塑料袋制作工艺那是门儿清。

他是这样来解释这个塑料袋的:

1,首先,不要问塑料袋里的成分了,说了你也不懂,反正只要是有颜色的塑料袋,那肯定都是有毒的,肯定是不能装食物的,如果你在外面买食物,别管什么塑料袋,只要是带颜色的,就不能用。

2,另外一个就更重要了,千万不要以为透明的塑料袋就是安全的,厂家有时为了节省成本,往往会在这种透明的塑料袋里添加一些成本很低的填充料,这个填充料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也就是大家常说的那个“石灰石”,这玩意儿遇热以后,特别是温度超过了60℃以上时,就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有害物质。所以说,有些塑料袋看似透明的,其实仔细一看,并不是完全透明,是那种略微发白的、模糊的感觉,就是这个原因,千万不能用。

3,这个朋友还强调了一点,即使是那种透明的塑料袋,只要是遇到了高温,那肯定会稀释出有害物质的,这种物质会沾在食物上,肯定是不安全的。除了塑料袋之外,这个朋友最后还专门提到了,那种装快餐的透明塑料餐盒,说性质是一样的,这些塑料的东西就怕高温,跟玻璃、陶瓷、铁的餐具,根本就不是一个概念。

说到这里,我在下面给大家放一张图,这是我以前点外卖时拍的一张照片。当时点了个香辣鲤鱼,吃的时候感觉这么菜汁怎么老是往下漏啊,于是赶紧把鱼装到另一个盘子里,然后一看,乖乖,装鱼的快餐盒下面竟然有一个洞,仔细一想,这就是厨师泼油时图省事,于是把鱼先放在了餐盒里,然后直接往餐盒里泼的热油,那个窟窿明显就是热油烫出来的,太可恨了。

大家想想,可不可怕?塑料硬是被烫化了,这菜还能吃吗?当时拍照片是为了投诉,后来一想还是算了吧,自己以后长个心眼,这个外卖能不点就尽量别点了,这个高温,塑料餐盒哪受得了,长此以往,吃了多少有害物质,谁也不知道,想想就可怕。这里,塑料餐盒和塑料袋,是一样一样的。

三,是什么导致了塑料袋的“大行其道”,疯狂滥用?

大家注意了,上面说了这么多,塑料袋装滚烫稀饭这样的食物,危害性都知道了,但是下面要说的,才是重点,知道这个东西有害了,关键是看你怎么去面对它,有没有实际行动。

先从商家来说吧,这个简单一说就行。商人的本质,都是逐利的,就比如说卖早点的,如果你让他们挨个把碗刷一下,并且消消毒,那占用的成本可不低,最起码占用了太多的时间成本,如果用这些价格便宜到可以忽略不计的塑料袋,就是简单往碗上一套,那可是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至于对人体有没有害,他们根本不会去考虑的,这个,消费者自己要明白。

再说我们消费者自己吧,这才是重点。首先,很多人有“眼不见为净”的做崇心理,看不见的东西,就觉着干净。其实相对于塑料袋被烫出来的有害物质,碗上面的细菌,相对来说反而是更安全,这是其一。

另外就是一个“懒”字了,这是现在很多人的通病,自己出去吃个早点,自带碗筷也不是个什么难事吧?要是带回家里吃,带个保温桶和小筐子就行了,有这么难吗?不点外卖,下楼吃顿饭,有这么难吗?

说到这里,想起了头些年关于吃方便面的一个段子,有些人的口头语就是,“说吃方便面不健康,我都混到吃方便面的地步了,你还给我讲什么健康啊”,换在这里说就是,“我不追求精致的生活,我都混到在大街上吃早点了,我还在乎啥塑料袋啊?”。你要这样说,那你永远混不好,这就是懒的托辞,不用这个塑料袋,真就这么难吗?还是懒。

上面说了这么多,还真不是矫情,有时候走在大街上,看到有些孩子就是用着这样的塑料袋,甚至是红红绿绿的塑料袋,拎着那些滚烫的食物,看着就揪心,高温烫出来的,可都是些化学的东西啊。长年累月,一旦哪天真吃出了问题,那后果可是无法挽回的,后悔药,可就是真的买不到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649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