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得芥兰心,白米不分离内附芥兰炒饭做法
//林家杂铺子出品
芥兰,我老家叫它“咔篮”。不过我很小就知道老家那边叫名字喜欢欺负外地人,经常不读书面的读音。就像北京人称呼“大栅栏”一样,好好的“dà-zhà-lan”不叫,非得叫“dàshílànr”(注意,还得有个京味儿十足的儿化音,才算地道)。外地人如果只听当地人口头说起,根本和书面的名字对不上号。
第一次看到“芥兰”这个名字的时候,才发现原来这名字取得这么好——芥是贱草,兰是名花,一字是下里巴人,一字是阳春白雪,雅俗共赏。就像它本身,叶大梗粗皮还硬,入口不像莼菜那么顺滑,也不像白菜那么香甜,可是细品起来,却是一番甘脆芳香。若是爆炒得法,上盘时镬气十足,仅此一物就可以盖过满桌肉香。
如果家里的菜只剩下芥兰怎么办?告诉你,拿来炒饭,绝对是一记对爱人“抓胃俘心”的杀手锏!下面,我们来示范一下,如何对你的爱人“抓胃俘心”。
首先,炒饭嘛,就要有饭。别傻到直接用米去炒啊喂,先焖熟一锅饭备用。就像这样:
不好意思太饿了,先干掉两碗……再添一碗,就像这样:
芥兰洗净,然后切细,呃……大概切这么长:
┗━━━━━━━━┛
开玩笑,反正细点就是了,中国厨房里讲究的都是“大约”“少许”“若干”,关键多尝试几遍。
接下来,翻翻家里有没有香菇、腊肠(最好是潮式的,不辣,微甜)之类的,有的话是个加分项,备一点(一点是多大点?怎么又是这么含糊的词)。
最后,如果要把这道炒饭做得地道,少不得这两样东西:猪油、鱼露。潮汕人管着两样东西叫做“朥”和“臊汤”(读作楚汤)。猪油香,鱼露鲜!什么,不健康?那你在一边看我们吃就行了。其实猪油向来是我们传统的食用油脂来源,大可不必惊慌,蔡澜吃了一辈子猪油,到现在七十多岁了还在高呼猪油临死前也要吃。你也可以用花生油、调和油,以及盐和味精等代替这两样,但是味道终究不同。
我一个朋友告诉过我,家里备点猪油,烫伤了用猪油涂上有奇效。
Ok,东西备齐了之后就看你炒的火候了。猪油下锅融了,香菇腊肠爆香,芥兰入镬大火翻炒。潮汕炒芥兰有口诀的:猛火厚朥芳臊汤。意思就是火要大、猪油要足、鱼露要香!炒到六七分熟就可以把米饭倒进去了。芥兰不用太熟,生一点会脆一些。
接下来就是翻滚吧少年,让米和菜在镬中缠绵,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来,边翻炒边跟我念:“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大概念有三四十遍,感觉菜香揉进米粒中了,就差不多了。
(不好意思这个步骤比较紧凑,没图)
对于一名普通青年,直接起锅装碗就行了,而对于文艺青年来说,这样直接装碗就吃,简直就是浪费了我手机的五千八百六十七万像素!一定要让手机先吃!让手机先吃!让手机先吃!而且餐具很重要,装碗太low,记住,如何让炒饭变高档——用盘子装,而且盘子一定要大!起码不能让任何一颗米粒有红杏出墙的机会,就象这样:
最后,不要拍全身照。一定要半遮半掩,有单反更好,大光圈,有虚有实,简直就是“逼格直上九重天,完爆iPhone三百遍”好吗!
折腾到这里,饭都凉了,还怎么吃啊?!
要不说你成不了文艺青年,都文艺青年了,谁还吃这人间烟火啊。
厨艺、摄影、文字:洗炭翁
漫画:度娘
上期话题贡献者:
Catherine(稿费付讫),欢迎与后台君互动,提供话题。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