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正确的家庭消毒方式,阻断病毒传播

新型冠状病毒导致呼吸系统患病,会通过空气传播。

自己采取些有效的措施预防,给自己居住、生活的环境杀菌消毒,是一项非常行之有效的预防方法,坚决杜绝病从口入的发生。

冠状病毒是一种结构稍微复杂一些的病毒。它有膜结构,但不是细胞膜结构,称为包膜。除去最基本的遗传物质与蛋白质结构,冠状病毒的外侧还有着由脂质和糖蛋白组成的包膜。包膜的主要功能是维护病毒结构的完整性,并参与病毒入侵宿主细胞的过程。首先包膜上的糖蛋白识别并结合位于宿主细胞细胞膜上的受体,包膜与宿主细胞的细胞膜结合,随后病毒衣壳与遗传物质进入宿主细胞内,完成感染过程。冠状病毒是一种带包膜(envelope)的正链单股RNA病毒。

冠状病毒包膜表面有三种糖蛋白:刺突糖蛋白、小包膜糖蛋白和膜糖蛋白,这些蛋白比较容易失活。而且这些表面蛋白一旦失活,就算病毒颗粒是完整的,其已经不再具备感染细胞的能力了。

简单解释一下蛋白质失活:这个过程最直观的理解就像把生鸡蛋煮熟,蛋黄和蛋清主要成分就是蛋白质和水,蛋黄蛋清从粘糊糊的液体变成固体,其性质完全发生了变化。

在室内条件下,冠状病毒能够在棉布、木块、土壤、甚至塑料、玻璃等表面上存活,但存活时间不同。

在人体常见的3种排泄物(痰、粪便、尿液)和血液中,冠状病毒能较长时间的保持活力。室温条件下,冠状病毒在粪便中能够存活约5天,在尿液中存活约10天,血液中可存活15天。

尽管许多家庭都很注重消毒,但只重视卧室和客厅。而人体排泄物最多的厕所,才是病毒、细菌滋生的最大温床,应更加重点进行消毒。而且从这个角度说,外面的公共卫生间也是较大的传染源头,好在目前城市里基本已经消灭了旱厕。

大多数杀灭病毒的方式方法,都是让病毒表面蛋白质失去活性,使其不再具备传染性。

最常见的消毒方式就是加热、酸处理、去垢剂、氧化剂等方式。

1、加热

加热是最常见的一种消毒方式,虽然简单,但是非常有效。对于细菌和病毒的遭遇,加热方式就像煮鸡蛋,细菌病毒也会被煮熟。著名的巴氏灭菌法就是一种加热的方法——采用较低温度(一般在60~82℃),在规定的时间内,对食品进行加热处理,达到杀死微生物营养体的目的,是一种既能达到消毒目的又不损害食品品质的方法。由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发明而得名。巴氏杀菌热处理程度比较低,一般在低于水沸点温度下进行加热,加热的介质为热水。

毫无疑问,冠状病毒对热也是非常敏感的,随着温度升高,其存活能力会显著下降。56度加热30分钟就可以杀灭冠状病毒了。

推荐的方法:用沸水蒸煮碗筷和其他直接入口的物品,每天一次,每次煮沸10分钟即可,有条件的可以购买蒸汽消毒机。如果是不能煮沸加热的物品,可以选择下面的消毒方式。

招待亲朋,碗筷最好蒸汽消毒、或者沸水煮一下,菜肴尽量吃热锅烹饪出来的,不要吃生冷的。

2、酸处理

这种方式就好比把柠檬汁滴入牛奶,牛奶会迅速变成絮状,酸性物质会使蛋白质失去其活性。只可惜这一方法,很多人都用错了。用醋消毒,最好的方式并不是熏蒸,而是喷洒或浸泡。食用醋的pH值约为2.9,白醋的pH值为2.4左右,这种pH值的条件是完全可以杀灭病毒的。

推荐的方法:白醋充分浸泡物品30分钟,一些不能加热的物品,比如塑料等制品,可以选择用白醋浸泡的方式杀灭病毒。

3、去垢剂

比如洗衣液、洗洁精等通常为碱性。这些去垢剂,杀病毒的能力也是不可小觑的,其原理就像腌制皮蛋,碱性环境也会让蛋白质变性。去垢剂能破坏冠状病毒的脂包膜。衣物经常更换,并及时清洗,清洗前,可以加入一定量的洗衣液浸泡。

缺点:此法因为去垢剂浓度问题,和浸泡时间限制,只能作为辅助备选的方法。

4、消毒剂

目前消毒剂种类多,杀菌效果差别大,目前常用的有含氯消毒剂、过氧化氢溶液、新洁尔灭、75%的酒精等,进行病毒的杀灭或抑制。

4.1、含氯消毒剂

比如84消毒液,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为强氧化剂,可以把构成冠状病毒躯体的蛋白质成分进行强氧化,就像让铁生锈一样。

优缺点:杀病毒效果很棒,但是也很伤,刺激性较大。进行衣物浸泡,有较强的漂白作用,腐蚀金属,且不适用于大量喷洒。

4.2、过氧化氢溶液(双氧水H2O2)

过氧化氢,俗称双氧水,通常可以给皮肤消毒杀菌用,比如医学上用于化脓性外耳道的治疗,也能杀病毒,其原理也是对病毒的活性成分进行强氧化。

优缺点:本品对厌氧菌感染尤为适用,虽能杀病毒,但是效果比较一般,而且它会腐蚀金属,不建议用于喷洒。

4.3、新洁尔灭(苯扎溴安)

公共场所比较常用,医院环境消毒通常采用的是这种方式。

优缺点:新洁尔灭对金属没有腐蚀的作用,不会对衣服造成污染。能与蛋白质迅速结合并使其失活,但是对于棉花、纤维和其他有机物制品,作用不佳。

此外,新洁尔灭对皮肤、眼有强烈刺激性和一定腐蚀性,身体受害程度与接触时间长短成正比。眼接触后如不及时清洗,会对角膜造成损失甚至失明。皮肤接触会有灼烧感甚至起水泡。

4.4、酒精消毒液

酒精的主要成分是乙醇,杀灭病毒的原理是凝固蛋白质,利用乙醇的渗透、凝固作用,把构成病毒的蛋白质凝固为变性蛋白,从而失去生物活性,就像研制醉虾醉蟹。据研究报道,冠状病毒对75%酒精是敏感的,可以用来喷洒消毒。

优点:酒精几乎不会对任何物品构成腐蚀。

除了加热、酸处理是比较好的方式以外,要说这几个种消毒液,最适合家用首推的还是75%的酒精。这是对人体伤害最小的方式,喷洒过后(封闭房间或者开窗喷洒均可),75%的酒精挥发很快,但杀菌杀病毒效果明显。

酒精消毒,一定注意安全!浓度75%的酒精使用时,必须远离明火!酒精浓度高于70%时,其挥发性会使室内空气中可燃性气体增加,只要空气中有一点小火花,有可能引起爆燃,这比酒精被点燃还要危险。因此,利用酒精消毒,一定要注意防火!

5、紫外杀病毒

虽然冠状病毒的生存能力较强,但这种病毒对紫外线辐射敏感。应用强度大于90微瓦/平方厘米的紫外线照射冠状病毒,30分钟就可杀灭这种病毒。紫外线的破快能力是很强的,能够轻松的摧毁病毒蛋白和核酸RNA。

推荐的方法:有条件的可以购买个紫外灯,没有条件的,也可以采用阳光暴晒杀灭病毒的方式,自然条件下日光中的紫外线,也具有对冠状病毒的杀灭能力。在北方地区晴朗天气下,即紫外线强度为4微瓦-5微瓦/平方厘米情况下,3小时可杀灭体外冠状病毒。但如果是阴天,太阳光中的紫外线的杀灭能力就大大下降。中午可以把家里的衣物被褥,在阳光下暴晒4~6小时。凡不能蒸煮、不能紫外、不能喷洒消毒剂的物品,均宜采用本法。

6、臭氧消毒

臭氧是广谱、高效、快速杀菌剂,它可迅速杀灭使人和动物致病的各种病菌,病毒及微生物。臭氧是一种氧化性非常强的物质,利用它的氧化性,可以在较短时间内破坏细菌、病毒和其它微生物的生物结构,使之失去生存能力。臭氧与一般杀菌剂不同,因为多余的臭氧可以很快分解成氧气,而氧气对人体有益无害。当浓度超过一定数值后,臭氧消毒杀菌甚至可以瞬间完成。湿度的提高及温度的降低可增强臭氧的消毒作用,当臭氧溶于水中后有更强、更快的杀菌消毒作用。利用臭氧杀菌消毒没有二次污染,在处理过的水、空气、食品、器具等中不残存任何有害物质,这也是其它杀菌剂无法比拟的优点。最后总结臭氧是可以通过氧化来分解(也就是杀死)所有细菌的。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高浓度的臭氧对人体是有害的,低浓度的没有太大危险,开窗通风下就好。

有条件的话,可以购置家用的臭氧消毒柜,对餐具等常用物品进行消毒。

新型冠状病毒是呼吸系统疾病,通过呼吸道分泌物排出体外,并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所以,不管自己是否觉得有感冒症状,都尽量别到人多密集的地方去,防止自己被传染,也避免将病毒传染别人。倘若非去不可,别忘了戴口罩。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428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