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休五幼五一劳动节放假通知及安全贴士
HAPPYHOLIDAY
五一快乐
放假通知安全贴士
五一劳动节放假通知
尊敬的家长朋友们:
大家好!在五一劳动节到来之际,为了让您的孩子度过一个安全快乐的假期,根据上级安排,现将我园年“五一”劳动节放假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图|出行随手拍
?放假时间:
年4月30日(星期六)---年5月1日(星期日)共两天。
?返园时间:
年5月2日(星期一)正常入园。
?
节假日温馨提示
?疫情防控提示
坚持健康监测
做好幼儿及家庭成员日常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咳嗽、腹泻、乏力、嗅味觉减退等症状时,请及时佩戴口罩前往发热门诊就诊并第一时间向班级老师报备,就诊途中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积极接种新冠疫苗
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是阻断新冠病毒传播、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最经济、最有效、最科学的措施,请未接种第一针的幼儿,家长尽快带幼儿进行接种,按时接种第二针,为国家抗击新冠疫情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倡导与幼儿同住人员特别是60岁以上家属积极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不要前往中高风险地区
不聚集、减少非必要出介。假期间尽量不外出,努力做到“非必要不离介”。如确实需要外出,请提前了解目的地疫情风险等级和防疫要求,按相关要求主动向幼儿园报备,全程做好个人防护,返回时按照疫情防控最新要求执行疫情防控措施。
坚持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
尽量不带幼儿去人群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自觉遵守防疫措施,在商场、餐厅、酒店、体育场、公交等公共场所,配合做好戴口罩、验码测温。
践行健康生活方式
勤洗手、常通风、戴口罩、保持“一米线”社交距离。注意合理膳食,保持乐观心态,保证充足睡眠,适量体育锻炼,提高免疫力,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居家安全提醒
假期勿留幼儿独自在家,履行监护义务。教育孩子不玩火和灶具、不玩电源开关插座和电线、不攀爬阳台、窗户等高处危险的地方;家用电器妥善放置,不让幼儿随意触碰;热水壶、打火机、刀具等危险用品妥善保管;家中药物妥善保存,以防误食。
?出行安全提示
教导幼儿出行一定要走人行道,不要翻越马路中央的安全护栏和隔离墩。不在马路上追逐玩耍。不在公路上扒车、追车、强行拦车或抛物击车;过马路走人行横道斑马线;听从交警指挥,遵守交通规则,做到红灯停,绿灯行。乘坐交通工具要坐安全座椅,头手不伸出窗外。坚持一盔一带,不乘坐五类车。
?食品安全提醒
注意饮食清淡,少吃油炸、烧烤食物,不暴饮暴食,避免引起肠胃功能失调其他疾病。请购买正规厂家生产食品,并仔细查看产品标签及生产日期。外出就餐时注意查看餐厅是否持有食品经营许可证或餐饮服务许可证。建议选择食品安全条件较好、设施齐全的餐厅就餐,选择实施“明厨亮灶”的餐厅。
?谨防溺水提醒
预防溺水请广大家长务必引起高度重视,教育孩子不管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不得在无成人带领下私自下水游泳,不得擅自结伴游泳,不到无安全保障或不明水域的河流、池塘、水库、水洼、沙坑等水域游玩。特别要教育孩子遇到同伴溺水时避免盲目施救,立即寻求成人帮助。
?消防安全提醒
教育孩子家里没人时一定要把所有电源关闭或拔掉;不在家里对电动车的电池进行充电;外出遵守景区防火安全规定,避免将易燃物带入山林,禁止吸烟和乱扔火种。
进入商场和入住酒店要警惕,留意安全出口、疏散楼梯、疏散通道的方位和路线。提前教育孩子消防安全常识,让孩子知道哪些东西危险不能碰;如遇火灾,别发慌;快想办法离火场,湿毛巾,掩口鼻,弯腰快跑别迟疑,火警电话,牢牢记在心里。
劳动最光荣
假期里,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体验劳动节的意义,感受劳动带给我们的快乐,爸爸妈妈们可以引导幼儿在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
3-4岁幼儿家务劳动项目
3-4岁这个阶段是家长培养幼儿责任意识的好时机。爸爸妈妈可以像做游戏般引导孩子做简单的家务,多鼓励赞美孩子。
◆丢垃圾
◆收拾玩具
◆开始锻炼独立刷牙
◆自己选择要穿的衣服
◆锻炼独立穿脱衣服的能力
4-5岁幼儿家务劳动项目
4-5岁的孩子可以做更多具体的任务了。爸妈们在做家务时可以邀请孩子加入,这也是亲子互动的过程,有利于增进亲子感情。
◆自己准备第二天要穿的衣服
◆饭前摆好碗筷
◆饭后学着收拾餐桌
◆自己穿衣服
◆收拾小书包
◆将用完的毛巾、牙刷放整齐
◆擦桌子
◆学习清洗瓜果蔬菜
5-6岁幼儿家务劳动项目
当孩子准备上小学时,爸妈们应当放手让孩子独立做更多事情。
◆把要洗和要穿的衣服整理好
◆自己整理书包
◆自己穿衣服、整理穿戴
◆独立准备好上幼儿园
◆丢垃圾并学习垃圾分类
◆打扫自己的房间
◆饭后收拾碗筷,并放入柜中
◆摆桌子和椅子
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安全工作关系到孩子的一生,
希望在家长的陪同下,
宝贝们体验劳动的乐趣,
了解劳动人民工作的辛苦,
并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度过一个安全、愉快而又有意义的劳动节!
图文编辑:杨洋
编辑审核:王焱
五一劳动节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1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