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在面对衣柜发愁听听这位收纳师的故事整理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何晟“对公民来说,工作和生活的地方第一次有了区别。后者成为人得以静息之处,而前者只为它的补充。”本雅明在《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中这样写道。作为“对失去的世界的小小补偿”,家是我们卸去身上的标签,完全回复真实自我的地方。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国民收入的提升,尤其是电商产业链的崛起,我们热情地拥抱消费主义时代。物质匮乏的记忆还没有走远,物品囤积、杂乱无序已成为许多家庭的烦恼。整理收纳师这一全新的行业也由之而来。和传统意义上的家政服务不同,收纳师的作用,更多的是为客户提供针对性的居家整理方案,帮助他们平衡人、物和空间的关系,同时也看见一个个家庭千差万别的真实生活。天气渐热,夏天渐近,又到了很多人整理满满衣柜的时候,尤其是女生。今天,来听听一位整理收纳师的故事和建议:整理收纳,不仅是处理和物品的关系,也是梳理自己的内心和人生。1】执业生涯第一单,便是不小的挑战年,在杭州富阳从事销售的张瑛偶然在车里听到一档讲述“断舍离”的节目。当时的她状态并不好:二宝4岁,大宝刚上一年级,工作很忙,家务要干,整个人混乱而焦虑,总是无缘由地发脾气。“断舍离”这一由日本杂物管理咨询师山下英子创立的理念,让她如同窥见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张瑛是家里的长女,从小挺会收拾,抹桌子连雕花的缝隙也不会漏掉,还喜欢给自己的卧室换换家具的摆放位置,每一次收拾完总感觉心情舒畅。“小时候没有意识到这就是对居家进行空间规划,得知这是一个专门的行业,我就特别想去学习。”张瑛将销售工作托付给助手,自己在上海接受了整理收纳师的职业培训,然后是一年的见习期,跟着学长一个个城市上门为客户收纳整理,通过历练考核,才能拿到从业资格证书。年,出师后的张瑛回到富阳,先是一人单干,后来遇到了两位志同道合的同伴,创办了“七行空间整理”团队,为杭州周边地区,包含企业、社区、学校在内的各种客户,提供光谱化的收纳整理服务。△张瑛(右)和“七行空间”管理团队。整理收纳服务的价格并不低,一般为元/人/小时,一次服务往往需要数名整理师工作数天。张瑛执业生涯中的第一单,便是不小的挑战。那是一位年轻的女孩,打算和男友分手的她准备搬家。一进门,不大的单身公寓地上堆满了快餐盒和快递袋,桌上摊着吃完没洗的碗筷,大小柜子塞满杂物不说,连柜面上也摆得满满当当。整理收纳需要客户全体家庭成员的认同,并需要客户全程一起参与确认物品的去留,但那次女孩的男友始终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张瑛帮客户打包好自己的东西,又按严格的空间规划和空间收纳法帮她布置好新居。三个月后,女孩发给张瑛一张夕阳下的留影,告诉她自己开始了新的感情,也特别喜欢这个新家,觉得这是她想要的生活。虽不能说这全是一次收纳整理的功劳,但张瑛依然很享受那份成就感。正如《断舍离》中所说,无能为力之事,当断;命中无缘之人,当舍;心中烦郁执念,当离,“整理收纳,不仅是处理和物品的关系,也是梳理自己的内心和人生,给自己减轻负担,让自己静下心来。”张瑛说。对她自己来说也是如此。如今的她,早已走出曾经“一团乱麻”的生活,家中物品各归其位、井井有条呈现出的秩序感,也感染了家人。虽然她的家只是建于上世纪90年代的普通楼房,但她上二年级的二宝,有时候回到家会像小猫般张开胳膊贴着墙,开心地喊着:我回来了!我的房间!“有时候我也问他,整理完自己的房间感觉怎么样?他说,妈妈,我觉得整整齐齐的,好舒服。”2】一次走心的整理收纳,带来一户家庭的改变很多人或许会将整理收纳师与家政服务等同起来,但张瑛表示,普通家政是解决家庭脏不脏的问题,而整理收纳不仅解决脏不脏,还要解决乱不乱,而且整理收纳师需要较强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包括空间规划与陈列美学、形象设计、心理学知识、良好的沟通力和推广力,甚至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窗明几净的环境使人身心愉悦,纷繁杂乱的房间会让你只想逃离,但整理师却不得不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张瑛说,入行前觉得自己的家已经够乱了,入行后才知道一山更比一山高,“整理一些屋子时,说实话头会晕,整个人很难受。这是在一个混乱环境待久之后的自然反应。但是后来干多了就不会了,遇到东西多的单子,反而有种迎接挑战的兴奋感。”曾有一个案例,让她很久都难以走出,休息了好几天才缓过劲来,“那个单子,我们6个人的团队整整干了3天,总想着他们原先在那种环境中是怎么生活的,他们现在过得怎么样了。”△整理收纳服务中那是一套多平方米的房子,四口之家,三代同堂,女主人是培训机构的老师,男主人是设计师。一进门就是一个简易书架,上面摆满了各类教辅书;一个大大的行李箱无处可去,只能占据玄关;客厅地上、茶几上、飘窗上堆着各种杂物、玩具,几乎难以转身;饭桌上也摆满了生活用品,让张瑛不禁替他们担心,饭该怎么吃……女主人平时工作很忙,她专门请了假,邀整理收纳师上门,实在是家里的环境无法再忍受下去。她宁可加班,也不愿回家,她也想通过练习冥想破解困境,但效果有限。但是张瑛很快就察觉,和物品摆放的“失序”相比,这户家庭更严重的问题,在于家人之间氛围的紧张。整理收纳的第一天,只有女主人在场,男主人和母亲、孩子都在屋里,不出来、不参与。第二天,冲突爆发,女主人将一个小夜灯投进了“丢弃”的篮筐,男主人看到后与女主人吵了起来——那是他送给她的礼物。作为主整理师,张瑛先让团队停下,自己把流泪的女主人拉到阳台。聆听之下,张瑛了解到,那阵子她丈夫一直失业在家,情绪很焦虑,而女主人觉得自己已经那么累,丈夫和婆婆还不能收拾收拾家里,整个家越来越乱。“但是听了之后,我知道家里的东西多数都是她买的,家人又不知道哪些该收,哪些该扔,看她整天不开心又不敢问,结果就是家庭气氛越来越紧张。”张瑛先让她说出自己对收纳整理效果的期望——有起码的秩序感,有一块属于她的、可供喘息的空间,然后再带领团队重新开始整理。她有意识地去化解那些室内空间分配上容易引起家庭成员间割裂情绪的细节,比如,主卧衣柜里只有女主人和孩子的衣物,丈夫的衣物被收在客厅柜子里;鞋柜里也只有女主人的鞋子,丈夫和奶奶的摆在户外。“也许家人不会太计较,但这种收纳容易逐渐引起心理上的不平衡、不对等。”她建议女主人将丈夫的衣服也放到衣柜里——经过整理,卧室衣柜已经有足够空间。随着效果的逐渐显现,男主人和老人的脸色也一点点改善,对他们也客气了起来。男主人帮他们点了外卖,煮好米饭,张瑛还找到了奶奶亲手织的、压在柜子底层多年的地垫,摆在了收拾好的榻榻米上,让老人很开心。“孩子过几天要过生日了,可以请朋友来家里吃饭了。”看着焕然一新的家,奶奶激动地说。一年后,张瑛对这户家庭做了回访。这一次,女主人不再不修边幅地套着家居服,打扮得整洁利落,精气神很好,家里环境也始终维持得不错。男主人已经找到了工作,一切都在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3】居住空间就像人体,离不开新陈代谢是否存在着捷径,以概括所有的空间收纳?张瑛并不认为存在通用公式。“任何家庭的特征都是独一无二的,有自己对生活的理解。收纳师的工作,不是强迫客户颠覆原有的习惯,更不是逼客户扔东西,而是根据他们的需求与期望,并学会与物品和谐相处。”“‘断舍离’不是极简主义,不是用最少的物质生活,而是把多余的、没必要的杂物清理出空间,恢复生活的‘新陈代谢’。”张瑛说。△整理收纳前后对比△整理收纳前后对比工业文明带来了物质丰富时代,而在此之前的漫长历史中,人类其实一直与生存物资的短缺相伴。也许在此过程中,我们形成了潜意识中以物质为标准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因此,当我们面对“物质”时,常常不是从“是否需要”的角度,而是往往下意识地从“能不能用”的角度来取舍和判断。如果这个东西还能用(或者即使没什么用),我们也会在“暂且”“可惜”的心理暗示下,把这个东西留在身边,并渐渐塞满了整个家。每个人都在有限空间、物件与人脉关系中生活,在什么样的空间消耗,用什么风格的东西,和什么样的人交往,这些构成了真实的自己。圈子越广,越容易生活在别人的生活中;需要的东西越多,就越容易迷失在物品之中。古训说要“物尽其用”,长辈也教我们“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不是沉湎于“东西曾经有用”的过往,就是对未来怀着期待和不安,担心某样东西“以后会用到”。有时候,获取东西很难,而要舍弃它,也是同样辛苦的事。但是张瑛觉得,在人与物的关系中,更应该
上一篇文章: 花百元请整理师整理厨房,事后台面竟空无一 下一篇文章: 厨房环境潮湿油烟重,厨房用品的卫生不可小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8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