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微作文教学设计感受生活我有法写出生活
微
作
文
教学设计看
听
感
受
感受生活我有法
——写出生活中的“甜”
教学过程
感受生活我有法
——写出生活中的“甜”
精准选点:
学习了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5课《夏天里的成长》一文。同学们通过阅读整体感知“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这一主题,结合作者的生活实际,观察周围的生活,感受周围的生活,知道作者是围绕夏天的植物、动物、山水、铁轨、马路和人等方面来阐述“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的。
同时,让学生感受夏天里万物都在生长,人也要珍惜时间,趁着年轻奋发努力,不要错过时机,否则就会成为一事无成的人。
教学目标:
学习《夏天里的成长》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的表达方法,选取在生活中,看见的、听见的、感受的事例,突出自己体会到的“甜”。
教学重难点:围绕“甜”一词,学习结合生活实际,把自己看到的、听到、感受到的亲身经历的事例,体现出“甜”这个中心词。
教学准备:预习导学单课件作文本语文书
教学过程:
一、语境引入,明确任务。
1.同学们,你们最喜欢吃什么味道的零食呢?(巧克力、甜甜圈、冰糖葫芦……)
看来,同学们都喜欢甜食,舌尖上的甜食能让我们享受嘴里的快乐。那么,心里的甜又是从哪里去感受呢?在家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经常对我嘘寒问暖,满足我的各种合理的要求,让我感到心里很甜;在小区里,当我玩耍奔跑的时候,不小心摔倒,保安扶我起来,让我感到心里很甜;在学校里,老师传授给我知识,让我感受到掌握知识后的甜。
2.讨论:结合你的生活经历,你周围的哪些人让你感到心里的甜呢?
(1)说说我的家庭成员;(2)说说我的学科老师;(3)说说我的好朋友;(4)说说我和陌生人发生的故事。
二、提取写法,迁移练笔。
1.怎么把选取生活中的事例,让你感受到别人给你的甜呢?孩子们,还记得我们这个单元学过的《夏天里的成长》吗?那篇课文学过之后,你是不是学会了观察周围的事物,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心去感受呢?让我们来回忆课文里面关于夏天的成长足迹吧!
……
草长,树木长,山是一天一天地变丰满。稻秧长,甘蔗长,地是一天一天地高起来。水长,瀑布长,河也是一天一天地变宽变深。俗话说:“不热不长,不热不长”随着太阳威力的增加,温度的增加,什么都在在长。最热的时候,连铁路的铁轨也长,把接茬地方的缝儿几乎填满。柏油路也软绵绵的,像是高起来。
一过夏天,小学生有的成了中学生,中学生有的成了大学生。升级、跳班,快点儿,慢点儿,总是要长。北方农家的谚语说:“六月六,看谷秀。”又说:“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农作物到了该长的时候不长,或是长得太慢,就没有收成的希望。人也是一样,要赶时髦,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
……
2.生汇报写作方法
生:作者善于观察生活,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在夏天里,把自己见到的小草、稻秧、甘蔗、河流,甚至是铁路都赋予了生长的意义。
生:作者还善于感受生活,从见到的植物、交通工具等事物,想到了周围人的成长。
生:围绕中心词“成长”,可以选择生活中见到的、听到的、还可以根据自己对中心词的理解和感受来选择写作材料。
3.师小结写作方法
围绕中心选择写作的材料有很多方法,最基本的,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把平时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事例按一定的结构组织起来,你的作文就能一气呵成了。
三、写评结合,找准需求。
围绕今天的中心词“生活中的甜”,你有什么好的事例呢?结合生活中你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和自己的小伙伴们说一说吧!为了突出中心“甜”,建议选取不同的人物,至少两个事例哟!
1.小组交流2.学生汇报,师相机点拨。
同学们,在你的生活中,接触到最多的人是谁呢?是不是你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这样的亲人呢?然后,再回忆一下,他们帮助你的哪些事情,让你印象深刻,心里有种甜甜的感受?或者说,是你去帮助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给他们带来了欢乐,让你心里感到甜甜的呢?举个例子:
能为父母分担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是甜的。在妈妈收拾碗筷时,我会帮忙端菜碟;在妈妈晾衣服时,我会帮忙拿晾衣架;在爸爸下班回到家时,我会帮爸爸找好拖鞋;在爸爸感到劳累时,我会给爸爸捶背。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看着他们的笑脸,我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2.生活中让你感到的甜,不仅仅来自帮助长辈做事,还有哪些呢?最好是身边经常感受到的,对了,老师!
老师的表扬是甜的。上个星期五的语文课上,语文老师一走进教室就笑着说:“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们,咱们班有同学写的文章在报纸上发表啦!”“哗”地一下教室里炸开了锅,这可是件大事啊,能在报纸上发表文章那一定很厉害。“恭喜李琳同学,文章写得很好,老师为你感到很开心,大家也要多向李琳同学学习。”老师的话音刚落,我的心一下子跳得很快,我的文章居然发表了,望着老师和蔼的笑脸,我的心里甜丝丝的。
师总结:每个人对生活的感受不同,甜的感受也不同。试着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把自己身边的让你甜甜的人写下来吧。
3.写片段(10分钟)
经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为本次习作打好了基础,也懂得了写好这篇作文的方法。孩子们,把你的推荐理由写出来吧。要想写得有画面感,可以用上我们刚刚学的方法哦!
四、搭建支架,构建方法。
经过认真写作,同学们都写出了比较满意的片段,但是“文章不厌百回改”,只有不断修改,我们的作文才会越来越好,我们的写作水平才会越来越高。下面请看这篇习作。
同学的关心是甜的。记得有一次我感冒了,身体不舒服,但是因为快到期末考试了,不能落下学习,所以我还是坚持在学校上课。上完第三节课,我就感觉很难受,身上也没力气,只好趴在桌上。这时,我的同桌蒋楠发现了,她走过来对我嘘寒问暖,让我的心里甜甜的。
(一)出示三星标准:三星:有看到的、听到的,让你感受到的事例。
(二)内容二星:写自己感受生活中的“甜”的句子较少。
(三)内容一星:事例少,语句不通顺。完全不能体现中心词“甜”。
生:我认为这是2星。他写了自己生病时,同学及时关心他的事例,但是,我读了以后,从字里行间体会不到同学的什么关心让作者感到心里的“甜”,是同学话语上的问候,还是端水送医的行为呢?希望作者在修改时,能写出看到的事例,感受到的“甜”,是一种怎样的描述,最后能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写得生动,体现得生动。
……
(四)学生自评、同桌互评
是的,看到的、听到的、……重点是一定要自己经历过的事例,有真真切切的感受。
五、运用方法,修改提升。
同学们的各抒己见非常精彩,接下来,看一看有一个同学受启发以后的作文。
甜
生活就像是一个百味瓶,酸、甜、苦、辣样样俱全。我们品味了生活中的苦,更要时刻咀嚼生活中的甜。
老师的表扬是甜的。上个星期五的语文课上,语文老师一走进教室就笑着说:“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们,咱们班有同学写的文章在报纸上发表啦!”“哗”地一下教室里炸开了锅,这可是件大事啊,能在报纸上发表文章那一定很厉害。“恭喜李琳同学,文章写得很好,老师为你感到很开心,大家也要多向李琳同学学习。”老师的话音刚落,我的心一下子跳得很快,我的文章居然发表了,望着老师和蔼的笑脸,我的心里甜丝丝的。
能为父母分担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是甜的。在妈妈收拾碗筷时,我会帮忙端菜碟;在妈妈晾衣服时,我会帮忙拿晾衣架;在爸爸下班回到家时,我会帮爸爸找好拖鞋;在爸爸感到劳累时,我会给爸爸捶背。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看着他们的笑脸,我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同学的关心是甜的。记得有一次我感冒了,身体不舒服,但是因为快到期末考试了,不能落下学习,所以我还是坚持在学校上课。上完第三节课,我就感觉很难受,身上也没力气,只好趴在桌上。这时,我的同桌蒋楠发现了,她轻声问我:“李琳,你怎么了呀?难受得厉害吗?”我有气无力地点了点头。“哧拉”只听见椅子在地上滑动的声响,蒋楠已经跑老远了。“李琳,喝点热水吧,我刚给你打的,还晾了一会儿,这下不烫嘴了。”过了一会儿,蒋楠的声音又在我耳边响起。我撑着身子坐起来,接过了那杯温水,喝了一口,好像没那么难受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股甜甜的暖流。
生活中有苦,但更多的是化不开的甜。甜有时候藏在老师的表扬里,有时候藏在父母的笑脸上,有时候藏在同学的关心里。只要我们用心去品,一定会尝到生活的甘甜。
1、小结方法,尝试修改
2、同桌交流,分享修改
板书设计:
描写生活中的“甜”
感受生活我有法:看听感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