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群可爱的熊猫侠获表彰

12月4日上午,武汉市举办“稀有血型爱心之家联谊会”,共有名稀有血型献血者受到了表彰。

活动现场,19人荣获“武汉市稀有血型爱心之家荣誉会员”称号,个人累计献血量超毫升;43人荣获“武汉市稀有血型爱心之家优秀会员”称号,个人累计献血量达毫升;96人荣获“武汉市稀有血型爱心之家热心会员”称号,个人累计献血量超毫升。

受表彰代表合影留念

“Rh阴性稀有血型被称为熊猫血,这种血极为珍贵。”武汉市稀有血型爱心之家负责人沈剑介绍,这十几年,经过努力,武汉市稀有血型爱心之家队伍不断壮大,成员由成立之初54人发展到目前余人,目前已形成一支由余人组成的应急保障队,随时待命献血救人。他表示,“我们几乎把‘稀有血型’变成了‘常见血型’,为江城稀有血型者筑起了一道‘生命长城’。”

武汉市稀有血型爱心之家负责人沈剑

来自四川凉山的陈君瑜,此次荣获“武汉市稀有血型爱心之家热心会员”。21岁的她,是华中农业大学一名大四毕业生,共捐献了6次全血,献血量达毫升。

“大一那年在学校献血后,我才知道自己的血型属于稀有血型。”陈君瑜说,她至今还保留着当时血液中心告知她这一信息的短信。“我是AB型Rh阴性血,在人群中仅占0.3‰,是稀有血型里的稀有,如果身体允许,我要一直献下去。”在逐渐了解自己血型特殊后,她也开始萌生了定期献血的想法,自年起,几乎从未间断。

除了献血,大学期间,热衷公益的她还成为了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务队的一员,参与了支教。作为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的志愿者因表现突出被评为“优秀赛会志愿者”。今年8月,她还和男友一起登记了人体器官捐献,她说,“是稀有血型爱心之家的很多朋友给了我力量,如果有可能的话,我希望在更多的领域去帮助他人。”

侯晓珂正在接受表彰,左起第二个为侯晓珂

荣获“武汉市稀有血型爱心之家荣誉会员”的侯晓珂今年31岁,是一名从事物流仓储行业的主管,自年起,5年累计献血26次,其中捐献全血毫升,献血小板33.5个治疗剂量,累计献血量达毫升。

年,在得知自己血型是O型Rh阴性血后,她加入了爱心之家。在了解到两次全血的间隔期内可以参与成分献血,在献全血的同时,她也开始参与成分献血,“我是稀有血型,同时参与献全血和成分血,可以能帮助更多的人。”

年1月15日,正在单位食堂吃午饭的她,突然接到了血液中心工作人员打来的电话。得知有患者急需O型Rh阴性血小板时,她放下手中的碗筷,就立即向单位请假,赶赴血液中心,最终成功捐献2个治疗剂量的血小板,在得知帮助病人转危为安后,她也松了一口气。也是从那天起,她开始保持清淡饮食,改掉了之前喜欢熬夜、饮食不健康等不良习惯,手机也是24小时开机。同事们都说她是“随叫随到的活血库”。

稀有血型献血者孙建

同样荣获“武汉市稀有血型爱心之家荣誉会员”的孙建,是武汉数一数二的“熊猫大侠”。19年来他累计献血37次,其中捐献全血毫升,献血小板24个治疗剂量,献血量达11毫升,曾有过多次参与应急献血的经历。他说:“只要接到血液中心的电话,我都是第一时间赶来。”

年端午,是他忘不了的日子。在家休息的他医院一对双胞胎婴儿换溶血症急需换血。他匆忙赶到血液中心,但当他得知身体指标不合格不能献血时,他非常焦急。他说,假如其他的献血者和我一样,身体指标不合格,无法献血,那么这对婴儿可能会有生命危险。那天的情形到现在他都记得。“我焦急的在血液中心等待,后来得知有两位献血者成功捐献血液,保证了婴儿的手术用血,我才离开。”

“因为临床病人不能等。”正是这次献血让他明白了应急献血的重要性,事后他专程向护士请教,得知喝酒、熬夜等不好的生活习惯会导致身体指标不正常后,他戒掉了酒,加强锻炼,只为能够让自己身体随时符合献血要求。从那之后,生活自律的他,再也没有出现因身体指标不合格而延误献血,成了武汉数一数二的“熊猫大侠”。

活动现场

记者从武汉血液中心了解到,据年10月31日统计数据显示,-年来,捐献稀有血型全血达人次,共计个单位(1个单位为毫升);捐献稀有血型成分血达人次,达到个治疗量,有效保障了余位临床病患的救治。

“稀有血型爱心之家”自成立以来,累计献血达人次,累计献血量达个单位,献血量年增幅约在8%左右,平均每天就有3-4位“熊猫大侠”参与无偿献血。沈剑表示:“希望这群有爱的特殊群体,让稀有血型者越聚越拢,无私奉献出自己珍贵的血液。”

(湖北广电融媒体记者罗冰通讯员肖莉娇聂东航责任编辑谢雅静)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137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