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绘本里的人生哲理所谓运气,皆是实力,
福,佑也。―东汉·许慎《说文》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在年的春节来临之际,收到一本很应景的原创绘本——《春福》。
故事以除夕为舞台,讲述因贪睡错过点化的小福气,自己跌跌撞撞来到人间送福气,却因为没有法力,不被人需要。
在孤单无助的夜里走进一家无人问津的狐狸面馆,又累又饿时,一碗热腾腾的汤面温暖了他失落的心,为了投桃报李,小福子提取了汤面的香气不断吸引小动物们光顾狐狸面馆,从而帮助狐狸父子找到生活的希望,自己也因为给人间带来福气,变成了春福。
《春福》是新生代原创作者张越用一学年的时间打磨出的手绘作品。张越很喜欢画街道上的店面和路边的小摊贩,他觉得这些市井小店充满了浓浓的烟火气,有着接地气的温暖和亲切。
因为旅行时,偶遇不起眼小店排长队的瞬间经历,让张越决定以此构思创作一个作品,这就是后来的《春福》:在旧旧的小店前,美味吸引人们排起长长的队伍,尝到美味的人脸上写满了幸福。
汪曾祺说,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
我们喜欢烟火气,喜欢的不过是生活中的“人味”,以及它背后的归属感、对爱的需求的自我满足。看着热气腾腾的烟火,才能最真切地感受到生活以及内心的满足。
“年味”里浓浓的中国风
打开《春福》你会被画面中浓浓的中国元素吸引,萌萌的春福、整齐的瓦房、福字春联、烟火气的美食街、碗筷等,张越把对传统春节的丰富记忆融入故事中,将民间传说“福”的故事与中国风情融合在一起,极具中国特色。
另外在中国的民俗中,除夕送祝福也是一项极重要的民俗。《春福》以送福为主线也是极有特点的中国风俗,对进入文化敏感期的孩子来说,不仅能解答他们的好奇心,也能增加他们对传统民俗节目的兴趣。
当然除夕吃面是有些地方的风俗,寓意年年长久、顺顺当当之意,绘本里穿插吃面就将这种微妙的日常生活感和那片土地特有的气息就会传达出来,亲切感也会随之而来。在富有生活气息的故事里,向孩子传递曾经的年味。
所谓运气,皆是实力
“太香了!”小福气一口气吸掉半碗汤面,他觉得自己浑身充满力量。“这么好吃的汤面,为什么没有客人啊?!”小狐狸无奈地笑了笑:“因为我们是狐狸……爸爸说,人们不信任狐狸,都不肯吃我们家的面。”
在《春福》中小福气破解偏见的秘诀是,提取高汤中的香气,挥舞“香气丝带”到街上,让闻到香味的小动物都到狐狸面馆吃面。表面看起来拯救狐狸面馆的是小福气带来的“福气”,但我们细想一下就明白,拯救狐狸面馆的其实是狐狸爸爸的手艺,小福子充当的只是让小动物们发现美味的中间人。
为什么这么说呢?
如果狐狸爸爸做的汤面不好吃,没法温暖小福气备受冷落的心,小福气也就不会振奋精神,也就没有了提取香气让小动物们发现狐狸面馆的桥段。所以这段治愈的故事,要先始于实力,最后才是终于美好。
故事的英雄有两个,就是我们的小福气和小狐狸
法国著名童书出版人,开心学校前总编辑阿瑟霍布施米特在看完《春福》后,说:“故事的英雄有两个,就是我们的小福气和小狐狸。虽然我读不懂文字,但我读了两遍,过程很愉悦,结尾也感动。”
除夕那天,非常期待去人间的小福气,因为等着等着睡着,从而错过了点化的时辰。因为没什么发力,只能自己跌跌撞撞地前往人间。
因为有春福的祝福,每家都喜气洋洋,而被点化的春福也越来越受人欢迎。没被点化的小福气不被人需要,只能孤孤单单地行走在街道上。
失落的小福气走了很久很久在一条偏僻的巷子里,发现了一家亮着温暖灯光的旧面馆——福家面馆。小狐狸看着又累又饿的小福气,让爸爸给小福气做了一碗汤面。美味的汤面一下子温暖了小福气的心。
看着无人光顾的面馆,小福气决定把这温暖人心的美味以及善良、乐于分享的店主推荐给更多的人。说干就干,小福气用法力提取了高汤中的香气,挥舞着的“香气丝带”吸引了络绎不绝的人来到福家面馆吃面。
小狐狸家的面馆得救了,而小福气也因为这次的送“福气”,晋级成了有更多法力的“春福”。
在除夕夜这样一个祥和幸福的日子里,因为被偏见失落的小福气和小狐狸,因为一段好友谊让他们遇见更好的自己。
其实小福气和小狐狸认知自我、升级自我的旅途,也是一段用善良和实力打破偏见的旅途,小福气没有因为福家面馆无人问津而错过,小狐狸也没有因为小福气没有法力而质疑。因为他们都愿意给对方机会,所以收获了更好的自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1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