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涨价12次,涪陵榨菜是怎么把人吃穷

“中国榨菜数涪陵,涪陵榨菜数乌江。”

作为国民榨菜,乌江涪陵榨菜一直是榨菜界的“扛把子”。

或许你已经习惯了泡面+榨菜的廉价组合,但你一定没发现,乌江涪陵榨菜在过去10年间,涨价12次。

从年-年,一包70g的乌江涪陵榨菜,零售价从0.5元一路涨到2.7元。

最近,涪陵榨菜集团又发布公告,将对部分产品出厂价格进行调整,价格上调3%-19%不等。

在什么都贵的日子里,榨菜也没能成为尾款人最后的依靠。

曾经便宜的国民下饭菜,为什么越来越吃不起了?

01涪陵榨菜,是怎么支棱起来的?

青菜头,这个重庆涪陵地区的特产,在年前就被老祖宗发掘出有做腌菜的“天赋”。

当地的涪陵人靠着腌菜手艺赚钱养家,同时也带动了农村经济。

年,涪陵各大榨菜厂被整合为重庆市涪陵榨菜集团,把小小的青菜头做成品牌,推出的榨菜就是乌江。

正是从乌江涪陵榨菜开始,榨菜逐渐以密封的便携包装流通。

但那个时候,乌江涪陵榨菜依然是人工加工,生产和包装效率极低,一年销售额不到一亿元,集团濒临破产。

不过,天无绝人之路,涪陵榨菜工厂等来了拆迁的好消息。

集团总经理周斌全便拿着1.4亿的拆迁费另建厂房,还与德国生产设备制造商合作,打造出一条流水化、机械化的榨菜生产线,顺利解决榨菜的生产技术问题。

如果说先进的生产技术,为涪陵榨菜进入市场提供基础,那么洗脑的广告,就是涪陵榨菜火遍全国的“一把火”。

年,“皇帝专业户”张铁林成为涪陵榨菜的产品代言人,一句“乌江榨菜,我爷爷的爷爷都说好”,直接把涪陵榨菜捧上神坛。

广告中反复提到的“三榨”,洗脑般告知消费者,只有乌江涪陵榨菜是经过三次腌榨,其他榨菜在工艺上都不够成熟。

再加上张铁林深入人心的“皇阿玛”形象,乌江涪陵榨菜一下子高贵起来,连“下饭菜”的身份都变得正统。

考虑到榨菜的健康问题,涪陵榨菜还打出“三洗、三清、三腌、三榨”的标准,以减少消费者对腌菜亚硝酸盐的抵触心理。

几支广告在央视播出后,乌江涪陵榨菜的销量一口气翻了好几倍。到这一步,涪陵榨菜已经基本把名声传出去了。

可接下来,却争议不断。

在年时,涪陵榨菜就推出一款售价元的“五年沉香”榨菜礼盒,加上一副纯银碗筷,卖到元天价。

礼盒一发售,就遭到网友的强烈吐槽。一时间,各大网络媒体都在热议该事件,其广告的意义远远大于销售。

几年后,某台湾名嘴误传出“大陆人吃不起榨菜”的谣言,涪陵榨菜便趁机送给主持人两箱榨菜,不仅狠狠打脸了节目组,还赚了消费者一波好感,给品牌形象加分不少。

不得不说,在营销这事上,涪陵榨菜彻底玩明白了。

掌握了流量密码,涪陵榨菜在暗中开始偷偷涨价。

02榨菜的涨价之路

年,中国迎来一场罕见的冰雪灾害,青菜头产量骤降。

为了缓解成本压力,涪陵榨菜从0.5元涨到1元。

提价之后,涪陵榨菜非但没有带来亏损,反而让净利润增长了20%左右。

吃到甜头的涪陵榨菜,从此开启了自己的涨价之路。

为了降低消费者的负面情绪,涪陵榨菜的涨价方式,往往神不知鬼不觉。

要么“缺斤少两”,从1元g,变成1元80g。

要么在提价的同时“微微”提量,从1元60g升级至1.5元88g;

涪陵榨菜涨价时间线/广发证券

几年下来,涪陵榨菜的零售价已将近3元,与十多年前相比,总提价幅度接近%,涨幅比茅台还厉害。

按照3元一包80g榨菜的价格来算,g榨菜就将近19元,比某些地区的猪肉价格还贵,也无怪乎有网友高呼吃不起了。

不过,能多次涨价还在榨菜市场屹立不倒,涪陵榨菜有自己的底气。

首先,涪陵榨菜在原料采集上,就比其他牌子有优势。

青菜头/淘宝

涪陵榨菜的原材料青菜头,长时间运输难保新鲜。较高的运输成本,限制了榨菜加工企业的地理位置。

在榨菜老家——重庆市涪陵区,集中了全国青菜头42%的种植面积和36%的产量。

可以说,原材料几乎都是涪陵榨菜集团的,那定价多少还不是只能听它们的。

这样,涪陵榨菜不仅节省了青菜头原料成本,还控制住了下游市场青菜头的价格,一举两得。

除地利之外,涪陵榨菜还打通了多方销售渠道,开拓市场。

早已是南方榨菜届“扛把子”的涪陵榨菜,近年来随着低消费人口流动、物流发展,已然打开全国市场,走出以泡菜腌菜为主的中国南方。

根据涪陵榨菜年报统计,年涪陵榨菜的北方市场销量,已超过其根据地西南地区。

今年1月份,涪陵榨菜更是以“全球热销亿包”冲上了微博热搜。

图片来源:乌江榨菜集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865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