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精是个ldquo害人精rdquo

贤爸科学馆(ID:xbkx)#昨天,我发了关于日环食的消息,有很多人留言想看看,但有些地方,天气不好,所以无法看到。所以,今天文末有个进群分享活动,请厦门,江西,湖南等地的朋友分享,你所看到的日环食是什么样的?若想知道日环食更多信息,请看→6月21日“天狗吃太阳”,错过这次,再等10年!(附各地最佳观赏时间)近年来关于味精有害的说法层出不穷大部分人都信以为真

味精有害论席卷了

所有长辈的认知

出现在各种朋友圈及亲戚群里

“少放盐,不放味精”

也成了他们做菜的铁则之一

还有的说法是鸡精比味精健康?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味精到底有没有害?↓

味精的前世今生

人人追求健康养生的今天,公众常常是“谈剂色变”,味精作为饱受争议的其中一员,经常被抹黑:

吃味精致癌、吃味精掉头发、会导致神经衰弱......

难道我们亚洲各国吃了上百年之久的味精,真的存在安全问题吗?让我们来追溯一下味精的“前世今生”↓

▼自古以来,人们都知道有些汤好喝,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鲜美”。但直到年,才有一位名叫池田菊苗的日本教授去探索“鲜味”的来源。

日本有种名为“Dashi”的汤,是用鱼干和海带干煮出来的。他认为,鱼或者海带中必然含有为汤带来风味的物质。

他选用海带来进行研究——把干海带煮出的汤进行浓缩,逐级分离其中的成分。

年,他得到了一些能够产生Dashi味道的晶体。

他把这种味道命名为Umami,中文里的对应词是“鲜”。而这些晶体是谷氨酸盐,俗称“味精”。

▼随后,“味精”传入中国。中国有个叫吴蕴初的化学家,很爱钻研的他很快就发现了其中的奥妙。

他从小麦麸皮中提取并制作了结晶体谷氨酸钠,取名为味精。年,他在上海创立了天厨味精厂,向市场推出了中国的“佛手牌”味精。

从此,中国味精就正式诞生了。

那味精有害论,又从何说起呢?请往下看

年,有一个外国人在某个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描述了一名医生吃中餐的奇怪经历。

大致是说开始吃中餐之后15~20min,后颈开始麻木,并开始扩散到双臂和后背,一般持续两个小时左右。

这篇文章引发了世界性的对于味精的恐慌,作者声称,这就是“中华餐馆综合征”,其主要原因是中国厨师在菜肴里添加了大量味精。

从此之后,在西方媒体的大肆渲染下,味精成为一种有害食品调味料的代名词。

这个故事在中国流传的更广泛,演绎的更神奇了。那么味精到底有没有害呢?

味精有害的谣言

首先,告诉大家:正常情况下,味精无害!早在年,美国实验生理学学会招募了71名健康志愿受试者参加实验。这些人口服不同剂量的味精胶囊并逐渐加大剂量(最多为一日3克味精)。实验一个月后结果显示:所有志愿受试者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后果。

20世纪90年代,联合国粮农组织发表指导意见说,味精属于“公认为安全的食品添加剂”。

世界卫生组织也早已将味精归在“最安全物质”的类别当中,食用并不会对身体产生毒性。

关于味精有害的各种谣言,让我来为大家逐个攻破!▼谣言一:味精是“人工合成”的。现如今,味精是一种廉价易得的“食品添加剂”,因此被许多人赋予了“化学工业”、“不天然”的形象。

事实是,味精是经过微生物发酵粮食等原料生产而成的,我们现在所吃的味精,几乎都是通过发酵甘蔗、甜菜以及淀粉等物质所获得。

因此,与所谓的化学合成无关。其生产过程跟酿酒、酿醋并没有本质区别。

▼谣言二:味精在加热时会生成焦谷氨酸钠,而焦谷氨酸钠是一种致癌物。事实是,虽然谷氨酸钠加热至℃以上时,的确有可能会生成焦谷氨酸钠,但这种物质并不会致癌,只是味精经过加热会失去鲜味而已。正因如此,通常建议大家起锅之前再添加味精,既能满足鲜味所需,还不会产生谣言中的“有害物质”。

▼谣言三:鸡精比味精健康

首先,鸡精和味精的差别不大,两者皆健康,而且它跟鸡没有什么关系。

它的主要成分仍然是味精(约含40%),在此基础上,鸡精还加入盐、糖等物质复合而成,比单纯的味精鲜味更浓郁。

鸡精的主要作用与味精一样是增鲜,是味精的换代产品。需要注意的是:鸡精中含盐,用了鸡精时盐可以相对减量。因此,味精和鸡精确实都是无害的。但是,由于有些味精在制作时混入工业盐、硫酸钠等成分,这类味精就会对人体造成危害。贤爸提醒大家,在购买味精时,除了认准包装上的QS认证,还可以从包装上的“纯度”指标看味精的等级,纯度越高则质量越好。

使用味精,要注意什么?

味精的“有害论”,经过前文的科普已经不攻自破了。但是,任何东西过量了就会产生负面影响,这跟本身有没有害并不冲突。那么,每人每天吃多少的味精不会过量呢?

世界卫生组织规定,味精摄入量为成人每人每日毫克/公斤,也就是说,50公斤重的成年人,每天最多可食用味精6克。

只要在这个范围内,都不算过量。

不过,在日常生活中,有这几类人一定不能过量食用味精:☉婴幼儿:对于婴幼儿来说,食用过多的味精会影响幼儿的脾胃功能,导致婴幼儿的消化能力变差。在宝宝一岁之前时,家长不得给孩子食用味精、鸡精、食盐等调味品。☉老年人:有的老年人因为年纪变大,味觉味蕾减弱,所以就多放一些味精来增强食欲。但是,老年人如果食用过量味精会影响他的肾脏功能,减弱老年人的排毒功能。☉哮喘患者:患有哮喘症的人多吃了可能会出现过敏的现象,严重的人就会复发哮喘出现支气管痉挛,甚至会危及生命。为了让大家更合理地使用味精,还要建议的是:☉可用鲜味食材替代味精

味精和鸡精的主要作用就是提鲜味,平常也可以用自带鲜味的食材替代,例如玉米、鸡肉、香菇、虾仁等食材。

☉起锅时添加更鲜美

味精、鸡精的适宜熔解温度是70℃-90℃,温度过高会影响其鲜味。因此,建议在关火起锅之前加入味精(鸡精)。

最后,总结一下,味精的安全性不存在问题,大家可以放心食用,建议转发给长辈们,纠正一下他们的“味精有害论”。

你们家对于味精是什么看法呢?长辈们关于饮食,还有哪些“不容置疑”的原则?最近,湖南卫视的《婆婆和妈妈》,伊能静婆婆融合了山药、枸杞等十几种食材的养生汁火了,你们家有这种特殊的饮食习惯吗?1.公号:科普中国《味精是化学合成物且致癌?鸡精比味精更健康?很多人都不知情…》

2.微博:松鼠云无心《鲜味、味精与鸡精,8条很多人误解的冷知识》

声明:本文由贤爸科学馆编辑组编辑,所选素材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进群分享日环食这一天文奇观

群满可加guan9

1.女人比男人更容易路痴?答案原来在这...网友大呼:涨知识了!

2.蚊子最爱叮O型血的人?错的!其实这4种人更容易招蚊子!

3.为啥一个字看久了就不认识了?答案在这里……置顶或标星贤爸,3秒找到我!

guan7微博:贤爸科学馆微博点亮“在看”,防止走散!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8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