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面旧碗筷,该如何处理别乱扔,这里面有
导语:家里面旧碗筷,该如何处理?别乱扔,这里面有讲究
现在的人有一个共通点,家里如果有什么东西损坏了,第一个反应并不是去修,而是想着该换一个什么样子的新的。这样其实也不错,毕竟我们现在生产力,允许我们有这样的选择。
不过有些东西,我们还是要稍微注意点,尤其是在老人面前注意些,避免因为观念不同引发不必要的矛盾,比如我们今天要说的碗筷,在老一辈的眼中,就不是随便能更换的,尤其是在快过年的这个时间段。
到了年末,是人们最忙碌的一段时间,不光工作要进行总结,家里面还要收拾,辞旧迎新,置办新的东西,处理老旧不能用的物品,慌忙中不小心就会磕磕碰碰,这时候家长们不会去指责,反而还会安慰,就像这个碗,碎了之后,人们反而会说一句“岁岁平安”。
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忘了“正确”处理这些破碎的碗筷,在以前,这些碗筷损坏之后,人们会专门找一块红色的布、或者纸,将这些东西包起来,然后“请”到家门外,在一些特定的地方,处理完后还要去灶王爷拜一拜。
历史发展的变更
为何要做到这么繁琐呢?这和当时的社会情况有很大的关系。
别说古代,就说说上世纪70年代之前,吃饱饭并不容易,严重点的还会出现饥荒,对于吃,大家有一种特别的执念。而古代情况更加不堪,那时候的高产农作物还没有出现,基本上有一多半的人一年到头都吃不上一顿饱饭,饥饿属于常态。
而饭碗,作为盛饭的工具,这上面承载着生的希望,这已经变成一种执念,如何不让人重视呢?
我们现在很多习惯,依旧保留着这种“执念”,以前吃饱饭是人们对人生的渴望,现在,有一个好工作,谋一份好前程,是新时代追求,而工作这种东西的被人们称为“饭碗”,而近些年来,人们将最稳定、最保险的工作又称为啥呢?没错“铁饭碗”。
所以这个碗,是我们不能缺的东西。因为这些特殊含义,让碗在文化中占得比重越来越大,逐渐成为代表我们的“食禄”,关乎人的前程,所以就有了很多讲究,比如碗上出现缺口,那么要赶紧补全,或者进行更换,不让会让你前程受阻,因为这代表着“漏财”,毕竟碗上有缺口,很容易将里面的东西洒了。
而之所会用红纸包裹这些东西,也很好理解,红色在我们的文化中代表的是喜庆,我们常说祸福相依,这一喜一灾相互抵消。
不过这些东西说到底,也不过是时代的产物,因为生产力落后,所以东西制作起来比较麻烦,用比较繁琐的仪式和带有时代色彩的东西,让人们学会珍惜。而现在,社会生产力发生了转变,我们不必进行这么繁琐的仪式,也没有吃不饱饭的顾虑,将破碎的碗扔掉,更多要考虑的是人们自身的安全。
这种转变,真的是一种很幸福的改变,因为我们现在衣食无忧,国泰民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3284.html